铭记731暴行:以历史之镜护和平之光
——电影《731》公映引发全民历史记忆与和平思考
2025年10月15日星期三中午12:10-13:00,武汉城市学院东湖校区外语学部本学期第一期半月谈在学部楼B329召开,本次半月谈取得了圆满成功,各位参与者根据自己对电影《731》的理解,在会谈上踊跃发言,展现了自己对在731遇难者的同情与哀悼,同时也激励着我们以史为鉴,让历史的痛化为守护和平的自觉,方能让和平之光照亮人类前行的道路。

近日,聚焦“731部队”侵华暴行的历史题材电影《731》正式登陆全国院线。影片以史料为基石、以艺术为载体,首次在大银幕上全景式还原了二战期间日本731部队在我国东北秘密实施的细菌战、人体实验等反人类罪行,用极具冲击力的镜头语言,将这段曾被刻意掩盖的黑暗历史拉回公众视野,引发全社会对历史记忆、人性底线与和平守护的深度共鸣。


电影《731》的创作团队历时五年走访历史学者、幸存者及家属,搜集整理近百万字史料与实物证据,拒绝“戏说”与“模糊化”,精准还原了731部队的核心罪行:从零下几十度的“冻伤实验”中被冻掉四肢的平民,到被强制注射细菌培养液的妇女儿童,再到堆满实验废料与遇难者遗骸的“焚尸炉”,每一个镜头都基于真实历史记录,每一个角色都映射着当年无数无辜受害者的悲惨遭遇。影片中,科研人员李明哲(化名)从被迫参与实验到觉醒反抗的角色弧光,不仅展现了个体在极端环境下的人性挣扎,更以小见大揭露了战争机器对人性的扭曲与摧残。
“这不是一部为了‘卖惨’或‘煽动仇恨’的电影,而是为了让更多人知道,和平从来不是凭空而来。”影片导演在首映礼上表示,创作《731》的核心目的,是让年轻一代通过影像直观感受历史的重量——731部队留下的不仅是3000多名已确认的遇难者数字,更是人类文明史上不可磨灭的“道德伤疤”,唯有直面这段历史,才能警惕极端思想的复苏。

影片公映后,全国多地影院出现“满场”“集体默哀”的场景。在北京某影院,一位带着14岁孩子观影的观众表示:“之前孩子只在课本上看到过‘731部队’的文字介绍,今天看完电影,他攥着我的手问‘这是真的吗’,我告诉他‘这是我们必须记住的历史’。”在哈尔滨731部队罪证陈列馆,观影后自发前来参观的游客数量激增30%,许多人手持电影票根在“遇难者名录墙”前驻足,用鲜花与鞠躬寄托哀思。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电影《731》的热映,再次印证了“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防止悲剧重演”的深刻内涵。当前,世界仍面临局部冲突、极端主义抬头的挑战,这部影片如同一面“历史之镜”,既照见了战争的残酷与人性的幽暗,更映照出和平的珍贵与人类对正义的共同追求。

铭记731暴行,是对3000多名遇难者的告慰,是对历史真相的坚守,更是对未来和平的承诺。正如影片结尾处,幸存者后代将写有“以史为鉴”的石碑立在731部队遗址前,那行镌刻在石碑上的文字,正是全体人类的共同心声:“黑暗终将过去,但光明之下,我们永不忘却。”
撰稿人:吴斯唯
日期:2025年10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