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总会遇到那些为我们指明方向、传授经验的前辈。今天,我们有幸采访到了一位校友,他不仅在学术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更在职场中展现出了非凡的能力。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他的故事,从他的经历中汲取智慧与力量。
简介:武汉城市学院机电学部15级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赵志恒,本科就读于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研究生考入武汉科技大学,曾就职于武汉动力再生技术有限公司,现于武汉生物工程学院任教。
【正文】
作为学部的优秀毕业生,他在学术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然而,他的成功并不仅仅局限于校园,职场上的他同样大放异彩。
在谈到自己的成功之路时,赵志恒谦虚地表示,这背后离不开坚持与努力。他分享了自己在大学生活中的种种经历,如何克服困难、如何调整心态、如何合理规划时间等等。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却是他走向成功的关键所在。
除了分享个人经历外,赵志恒还针对当前社会热点和职场趋势进行了分析。他认为,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和市场的不断变化,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以应对日益激烈的竞争。
在与赵志恒的对话中,我们不禁为他的睿智与远见所折服。他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建议,更用他的人生历程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
以下是学生记者与赵志恒的对话:
学生记者:
您会建议大学生在大学时期多尝试一些兴趣爱好吗?
赵志恒:大学期间除了必修课程外,大学生的业余时间是非常多的,多尝试多参加一些活动是非常有必要的,不仅能了解到新事物,还能学到新技能,交到新朋友,大学其实也算是一个小社会,多参与多接触很好的提升自身的社交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避免社恐,这对以后的职场发展是有无形帮助的。
学生记者:
从学生转变为社会人士的这一步是非常关键的,您在这一阶段有哪些宝贵的经验分享给现在的学生们吗?
赵志恒:身份转变一定要循序渐进,对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同学来说,环境和生活的突变会引起自我不适,所以我的建议是,在大学期间,利用空闲时间,无课的空闲、周末或寒暑假,去做一些兼职,挣不挣钱是次要的,去体验一下这个社会,可以尝试一下不同类型的工作,不要谈什么底层工作很丢面很不体面,越是这种工作越能了解到社会的艰辛。这种社会阅历和经验,会极大的锻炼并提升自己,刷新自我认知,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学生记者:
您对即将毕业,步入职场的大学生们有什么建议吗?
赵志恒:一定要有职业规划,可以很宽泛但一定要有,就业后跳槽是常态,没有人会在一家公司干到死,要根据自身的职业规划去选择能够提升自我的企业,不要把薪资作为第一标准(当然也不能太低),随着自身的技能和经验不断累积,薪资也会水涨船高,一技傍身,不断跳槽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一切都能如愿。当然我也不是说鼓励同学们跳槽,要分清先后顺序,一个企业无法达到自己对前途或钱途的要求标准,而其他企业有更好的发展和更高的薪酬,跳槽是自然而然的事。
学生记者:
很多大学生都在纠结是否考研的问题,可以结合您的个人经历谈谈您的看法吗?
赵志恒:考研还是工作,一直是一个被议论的问题,有人说我上了三年班的薪资比你读了三年研后出来找的要高,读研读了个寂寞?这种思维是典型的将薪资作为第一标准。读研除了能提升学历,还能提升阅历,还能重塑思维能力。虽然刚毕业时薪资可能比不过本科生的同学,但起点高,就业选择机会多,平台不一样,发展速度发展前景肯定是有区别的,这个绝对是毋庸置疑!
当然,我只是在阐述读研的好处,但每个人自身的情况都不一样,本科毕业直接工作也是一个选择,但对于已经打定主意毕业就工作的同学,我的建议是多参加学生会、社团等团体,培养自己的组织、管理和其他方面的能力,也多参加一些比赛,能获奖最好,比赛过程也是新思维的启发,能提高自己的思考力,除此外还有一些证书,能考的尽量都拿到手,对于应届生的招聘,你的简历就会让HR眼前一亮,各种团体职务各种比赛各种证书,大家都是应届毕业生,凭什么让HR选你不选别人?这就是你的优势。
【结语】
赵志恒的故事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无论身处何种环境,只要我们坚持努力、不断学习、积极进取,就一定能够取得属于自己的成功。让我们以赵志恒为榜样,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书写属于自己的人生篇章!最后,祝所有的大学生们,无论前路如何,都请放心的去闯荡吧,未来一切可期,愿一直奔走在热爱中,愿所求皆如愿,愿平安喜乐,万事顺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