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部新闻

砥砺研途志 共筑未来梦

发布时间:2025-04-21
作者:本站编辑
浏览次数:599
分享:

为全面贯彻高等教育育人理念,深化学生对考研战略价值的认知,切实提升学部人才培养质量,机电工程学部于本周一、周三晚间7时,在南6203连续举办两场"2026届考研动员专题交流会"。学部副书记吴琼主持,特别邀请学工处处长赵斌做考研交流,与2022级机电工程学部,三百余位学子展开深度对话,以思想引领铸就奋进力量,用政策护航铺就升学坦途,通过政策解读、经验分享和现场答疑,为学子们送上“定心丸”。

一、知行合一启新程:科学备考与持续赋能同行

从事学生工作二十载的赵处长以"格局决定结局,选择成就未来"为题开启首场动员。他援引多年就业数据指出:在学历结构优化的大趋势下,研究生群体在重点行业就业竞争力较本科生提升47%,薪酬涨幅达65%以上。"这不仅是数据跃升,更是人生轨迹的质变。"赵处长强调,尤其对于我们二本院校学子,考研既是突破学历天花板的战略抉择,更是重塑知识结构的成长机遇。

针对备考策略,赵处长创新提出"三维定位法":在基础课强化维度,建议构建"真题导向+模块突破"的学习体系;在院校选择维度,倡导"梯度填报"原则,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在复习规划维度,强调"过程管理"理念,要求制定可量化、可追踪的月周计划。创新性提出"择校十字坐标分析法"——横向比对院校学科实力,纵向考量历年报录比波动,辅以区位优势与导师资源综合研判,令在场学子豁然开朗。

二、真实案例激励:考研改变人生轨迹

赵处长他特别列举了三位校友的蜕变故事:2019级机械专业某同学考入常州大学,硕士毕业后入职深圳某科技公司,月薪突破1万元;2018级某同学,通过研究生学习毕业,工作进入宁德时代工程师;2016级某同学在西南林业大学读完硕士后继续攻读博士,实现了从二本学子到科研人才的跨越。

“这些学长学姐的今天,完全可以成为你们的明天。”赵处长结合案例算起“考研经济账”:二本院校毕业生平均起薪5000元,而研究生普遍在8000-15000元,“多投入三年学习,薪资回报可能翻倍,职业发展空间更是质的飞跃。”

三、实用备考指导:既要努力也要方法

有着20年学生工作经验的赵处长,给出现实建议:“往届有同学初试350分却因择校失误落榜,也有同学270分被理想院校录取。”他提醒同学们重点关注三点:一是英语、数学等基础课要提前半年系统复习;二是择校时要研究近三年录取数据,避免扎堆“热门”,脚踏实地,认清现实报考学校;三是联系目标院校学长或有经验老师获取专业课资料。

学部魏雪老师给力支持,给出“考研助力包”,包含院校报录比、往届高分笔记、历年真题等实用资料。并阐述,专业课方面无需担心,往年真题有很多“答案”,用心学习,踏实复习即可。

四、全程护航承诺: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吴书记现场宣布学部五大支持措施:组建专业教师答疑团队;开设暑期考研自习室;提供心理辅导;安排往届研究生指导;复试阶段学部鼎力支持。全程保驾护航。带过多年毕业班的魏老师补充道:“往年我们帮百分之20-30的过线学生修改调剂志愿,最终成功上岸率提升百分之30。”

在周一场的互动环节,2022级机械自动化周同学提问:“如果初试成绩不理想怎么办?”赵处长立即回应:“我们会根据国家线公布情况,积极为每位学生制定多套调剂方案。去年有位同学就是通过我们联系的院校,最终获得一等奖学金,成功上岸。”

五、脚踏实地追梦:奋斗路上师生同行

“考研不是豪赌,而是通过科学规划实现的成长跨越。”赵处长最后叮嘱同学们,辅导员将协助大家分解每月学习任务。散会后,二十余名学生围住老师咨询,2022级自动化张同学说:“原来学校给我们铺了这么多路,现在我对考研更有底气了。”

会后赵处长及吴书记,不断嘱咐,关注学生意向,持续动员并做好会后回访工作,为学生的考研时光做好全程的保驾护航。

 

 

 

 

 

 

(以上为会场照片)

2025年4月18日

报告人:张佳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