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张翼)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其意义在于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
(一)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
机电工程学部积极重视课程思政的建设,自2020年起就树立了“一人一党徽,一课一思政”的党建品牌,鼓励老师们在专业课程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引导学生厚植家国情怀、培养科学精神、强化职业操守,实现从"专业成才"到"精神成人"的升华。
卢君宜老师在讲解《机械原理》课程关于计算机构自由度章节时,以火车头为实例展开分析,从而融入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领导下的铁路事业发展,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更让学生深入了解了党史,坚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爱国信念。
熊盛涛老师讲解《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的时候,以“中国梦”作为编程任务,课程讲解中融入中国共产党建党方面的党史知识,丰富了学生课堂内容,更加让党史学习教育“亮”了起来。
罗晨晖老师的《汽车营销与策略》课程,讲解促销组合策略之广告策略时,以我的中国梦视频广告为例展开讲解,短短的视频不仅让学生们了解了广告策略的促销方式,同时对新中国的发展也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童小琴老师在《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实践课程中,教学生用机械手编程书写中国,并画上爱心表达对祖国的爱。
(二)机电类专业课程思政理论体系研究
随着专业课程中课程思政元素不断的融入,课程思政教学经验慢慢的积累,机电工程学部也在积极探索,如何能从点到面,从一门课程到一个专业,从实践经验到理论体系,全方位、全流程的进行新工科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机电工程学部积极与马克思主义学院联系,邀请张亚雯、王春贺老师“下学部、进专业、跟课程”,深化专业教师对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夯实思想根基,同时,紧跟时代发展、时事热点,深挖更符合学生兴趣的思政元素。
同时机电工程学部制定了每周一下午集体办公的学部制度,教师们集中研讨教学改革、课程思政建设,集中学习党中央最新精神和制度要求。通过集体办公,促进教师间的经验共享与协同创新,确保了学部各项工作有序推进,更重要的提升了教师们的政治立场,更坚定了思政育人的信念。
根据我校《课程思政教学指南》编写工作要求,机电工程学部机器人工程专业作为指南撰写专业之一,承担着《机器人工程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指南》编写工作。为保证高质量推荐该工作进展,学部专门邀请王军副校长来我学部进行指导。王校长强调了编写工作的重要性,明确了团队需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准确把握课程思政的内涵,加强协同配合。
同时机器人工程从新工科核心能力培养、智能制造产业人才需求双维角度,精心挑选出8门核心课程,进行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将老师们的实践经验系统梳理、凝练升华,构建特色鲜明的教学理论体系,反哺课堂教学创新。
机电工程学部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将思政元素深度融入专业教学,构建机电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新体系。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思政示范专业课,引导学生厚植家国情怀、锻造工匠精神,实现专业知识与价值引领的同频共振,为培养新时代卓越工程师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