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陈宣)3月28日,以“数智赋能2024 共创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湖北省院校人才培养发展论坛在武汉隆重举行。此次论坛由国家数智财经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中南民族大学、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办,中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民族院校会计学专业虚拟教研室承办,论坛旨在通过深入探讨数智时代背景下湖北省院校人才培养的新路径、新模式,为未来的教育事业发展描绘蓝图。来自武汉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等多所高校的专家学者以及武汉理工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湖北大学、江汉大学等60所院校的180余名代表汇聚一堂,围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我校经济与管理学部省级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唐时俊副教授、工商管理系主任何舒卉副教授、张航程讲师参会。

论坛伊始,中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书记闻亮作为开场首位嘉宾,对本次论坛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辞,对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
中南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宋发军代表校方致辞,他表示,校企合作是提升教育质量和促进产学研一体化的关键,期待与新道科技在更多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道研究院院长宋健在大会致辞中表示,当前,我国正处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发展,充分发挥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的集聚效应、倍增效应,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底。加快推动教育的数智化转型,培养具备数字思维、数字素养和智算技能的数智人才成为中国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要将“以产业增强构筑数智化人才培养的产教融合生态”、“以数智增强打造推进教育数智化发展的新动能”、“以服务增强落实校企合作的共享、共赢、共生成长”三项工作落实。
武汉大学信管学院教授、博导,教育部电子商务专业教指委委员,湖北电子商务学会会长张李义以“数智驱动,推动商科人才培养”为主题,深入阐述了数智化对商科教育带来的变革与挑战。他提出,商科教育需要紧跟时代步伐,充分利用人工技能等数智技术推动教育创新,培养具备数字化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原校长、国家数智财经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秘书长程淮中作“职教新赛道:现代产业学院助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主题分享。程教授表示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现代产业学院以强化学生职业胜任力和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以提高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为重点,深化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合作,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方式方法、保障机制等,所以学校必须选对合作伙伴,要选择像用友这样中国领先的数智化人才培养服务提供商,选择新道科技这样有企业数智化人才培养丰富经验的教育科技公司,校企双方资源整合、共建共享,实现校企价值。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院长张敦力则围绕“会计审计专业博士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展开演讲。他从专博学位设置历程、会审专博目标定位、会审专博培养模式、学位点建设重点四个方面详细介绍了会计审计专业博士人才,以及分析了当前会计审计领域对人才的需求趋势,并提出了针对博士人才培养的创新思路和建议。
新道科技数智财经领域专家张娜娜以《数聚校企协作新动能 智绘财经教育新未来》为主题进行了演讲。她表示,新质生产力视域下的当代中国会计实务,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全面数据服务为目标,以新质型数智化人才为支撑,推动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构建,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未来以高等财经教育全面数智化转型“六维”发展目标,深化数智财经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
中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院长翟华云则进行“国家级虚拟教研室实践与探索”的演讲。她从虚拟教研室的建设依据、建设探索、建设实践以及建设困难四个方面深入分析了中南民族大学民族院校会计学专业虚拟教研室的建设经验,并探讨了如何利用虚拟教研室提升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
武汉学院教务处处长、九三学社武汉学社主委、武汉市江夏区政协委员韦玮以“数智化转型下商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为主题,她从“四个坚持、四个坚守、六个定位”的办学思路、“三步走”战略发展目标、“一主体两融合八共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分享了武汉学院在商科人才培养方面的创新举措和实践经验。她强调,商科人才培养需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湖北开放大学(湖北科技职业学院)高职教育研究所研究员夏学文做了“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建设与发展”的演讲。他分析了当前职业教育在线课程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并提出了推动在线精品课程建设的策略和建议。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的李莲以“深化职业院校岗课赛证融通,培养技能型创新人才”为题,她从分享了学校在职业教育改革中的实践经验。她强调,通过岗课赛证融通的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
最后,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专家黄楠带来了“数智人才引擎:人工智能技术培育未来产业创新动力”的演讲。她探讨了人工智能技术在人才培养中的应用前景,并展望了未来产业创新的动力来源。
会议中,与会专家学者们还就校企合作在未来教育事业中的重要性进行了深入探讨。大家一致认为,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人才培养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而校企合作作为一种有效的人才培养方式,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就业资源,还可以为企业输送更多具备创新能力和实践经验的人才,推动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