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郑虹)6 月 24 日下午,武汉城市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部组织全体教师开展暑期前集中学习,聚焦 “AI 智慧课程引领教育教学变革新方向” 主题,特邀智慧树网专家团队进行专题培训。培训会由学部教学副主任邱玉莲教授主持,旨在响应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提升教师智慧课程建设与应用能力,为新学期教学改革蓄力。
邱玉莲教授在开场致辞中强调,随着《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 年)》的深入实施,教育数字化已成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学部此次将智慧课程建设作为暑期前培训的核心内容,既是落实学校 “教师专业成长与工作攻坚行动” 的具体举措,也是推动经管类课程教学模式创新的关键一步,希望全体教师珍惜学习机会,将所学转化为教学实践动能。

智慧树网讲师向康琴以政策发展脉络为切入点,系统解读了智慧课程的内涵与建设逻辑。她指出,从 2003 年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到 2024 年《高等学校慕课建设规范与应用指南》发布,我国高等教育数字化经历了从资源建设到智慧赋能的跨越式发展,而 “智慧课程 = 智能慕课(IMOC)+ 知识能力图谱” 的核心架构,正是新时代课程建设的标准化范式2。结合教育部 “101 计划” 中 “以课程改革小切口带动人才培养模式大变革” 的要求,她强调智慧课程建设需实现从 “知识为主” 到 “能力为先” 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1。

培训现场,智慧树网客户经理杨武通过实操演示,展示了 AI 技术在课程建设全流程的应用。从 AI 生成教案、自动出题到智能批阅作业,从数字人教学视频快速制作到基于知识图谱的学情分析,一系列智能化工具让在场教师直观感受到技术赋能教学的高效性。
在互动环节,对教师提出的混合式教学实施难点,向康琴结合《高等学校慕课建设规范》给出具体建议:线上自主学习时间占比建议为 20%-50%,线上考核成绩在最终成绩中可占 10%-70%,且需通过知识图谱明确线上线下教学的互补关系,避免内容重复34。邱玉莲教授补充道,经管类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可重点探索 “智能助教 + 案例研讨” 的教学模式,通过 AI 生成多样化商业案例,提升课堂互动的深度与广度。
培训结束后,教师们纷纷表示收获颇丰。青年教师屈玲认为:“AI 工具不仅能提高备课效率,更能通过精准的学情分析帮助我们实现因材施教。” 邱玉莲教授强调,学部将以此次培训为起点,推进《管理学》《基础会计》等核心课程的智慧化改造,建立 “骨干教师牵头、全员参与” 的建设机制,力争在年内建成 3-5 门校级智慧课程示范项目,为培养适应数字经济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