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29日,第二次教学平台交流会在南一报告厅召开。院长陈建勋,副院长赵光红、副院长孙跃、城院教务处处长陈娟,两院系主任、系副主任、教师骨干、一批主动参与、具有课改精神的教师、特邀的信息化教学的专家、北京智启蓝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及超星集团的代表参加了此次交流。会议由陈娟处长主持。
教务处处长陈娟主持会议
交流会老师们听取报告
此次会议为期两天半,第一天是学习通的使用经验交流。华中师范大学徐敏教授、三峡大学科技学院陈江燕副教授应邀请参与了教学分享交流会活动。交流会围绕信息化教学深度运用和实操技能学习展开,两位老师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与参会老师完成了一次颇具创新意义的教学探究会。
第一天的会议有三个议程,一是陈江艳副教授基于《电路原理》课程的信息化移动教学探究,探讨移动教学软件如何解决实际教学问题。陈江燕老师从切身教学经验出发,说课堂实际、讲对比试验、摆变化数据,为与会老师提供了多维度的移动信息化教学解决方案。
三峡大学科技学院陈江艳副教授做报告
二是,徐敏教授进行了《泛在移动环境下的高校翻转课堂建构》的主题报告,围绕如何设计一堂干货满满的移动课堂?如何真正运用移动信息化手段实现翻转课堂?徐敏教授以启发式的教学理念为基础,为与会老师们呈现了一套完整的课堂设计方法以及师生互动模式。
华中师范大学徐敏教授与老师们深入互动
三是,在当天下午的实操互动中,华中师范大学徐敏教授通过超新学习通线上+线下体验式学习,通过各种演练总结,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超星助教团队解答老师的提问
现场老师们学习热情高涨,应老师们的要求,超星公司助教团队为老师们演示了学习通中的投屏、无线传输、问答互动等教学实用功能。鼓励教师们在课堂教学之外充分运用教学平台的资源。
现场演练成绩突出的老师合影
第三天下午是蓝墨云班课的经验交流,会议有两个议程,一是中国教育智库网人才培养大数据研究院、北京蓝墨大数据技术研究院院长商桑教授讲述了手机互动的《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的课堂革命》。商桑院长围绕智能云教学展开交流。
院长陈建勋、副院长赵光红、孙跃出席培训会
云教学的关键三要素:智能教学工具——云班课、智能教学内容——云教材、智能教学管理——云教学大数据管理平台。在讲到智能教学工具时,商桑院长把云班课产生背景以及定位,云班课具有哪些功能特征及解决哪些课堂问题,支持哪些新教学模式展开,使老师们快速掌握云班课的操作模式进行了深度的讲解及交流,并对大家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商桑院长演示并交流了智能教学内容——云教材。云教材搭配云班课的使用,能够使老师落地实施新型的教学模式,并且云教材还能实时地跟踪学生的学习行为和进度较好地掌握了学生教材学习的进度与过程。智能教学管理——云教学大数据管理平台实时采集五个教学场景中的过程行为和结果数据,帮助教师做教学研究。在短短的两个多小时的讲座中,参会老师们聚精会神,商桑院长的交流和讲解获得了领导和老师的一致好评,会议现场气氛活跃。
商桑院长与教师现场交流互动
二是来自一线的教师——重庆文理学院副教授周健华讲解了如何成为云教学能手,以及云教学的运用。第三天下午周建华副教授,基于蓝墨云班课的移动信息化教学,进行技能实训指导,使老师们快速上手,进一步扩展云班课的运用。将传统教学与云教学进行对比,提出云教学更能够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现场借助手机端,电脑端,采用互动的方式,仔细讲解并演示了如何运用云班课实现课堂革命。最后,他还详尽地介绍了大数据在课堂教学及其延伸的作用,使老师能够通过云班课的后台数据做高质量的教学研究。
重庆文理学院副教授周健华做报告
通过本次培训,我们对“云班课”有了深度的了解。教师使用“云班课”可以推送视频、课件等教学资源到学生移动设备上让学生学习不受场景的限制,老师还可以进行教学资源的推送;在课堂教学中随时开展投票问卷、头脑风暴、讨论、答疑、计时测试等教学活动,并且在活动中对学生进行过程性的评价,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上任意时刻快速签到;配套智能教学内容云教材,还可以实现对每位学生教材学习进度跟踪和学习成效评价。通过对“云班课”的学习,让老师和学生能够在课内课外紧密联系,提高教学的质量。
会上,老师们认真聆听专家讲座,与专家对话,分组研讨探究,与同伴交流,认真进行反思,对信息化教学背景下的班级管理、课堂教学技能有了新的认识,为课堂教学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商桑院长给医学部李道老师颁发墨客徽章
本次教学平台交流会意义重大,在座教师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教学平台推广的必要性,体验到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实现教育教学改革。交流会的成功召开,为教学平台的推广扫清了认知和技术障碍。信息化教学及其平台的推广,是教学改革、课堂革命的必然趋势,以此为契机,两院教学改革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教育教学手段的科学化、现代化发展即此向前跨进了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