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名片:周雯,信息工程学部2021级软件工程专业1班学生,党员,2023-2024荣获国家奖学金奖项
获奖情况:第十四届蓝桥杯大赛专项赛暨首届“元境杯”元宇宙创想+数字内容创作大赛平面创意赛道全国一等奖、美国大学生数模竞赛国际级二等奖、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基于AIGC的文创产品3D智能化生成创新研究”、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关键性时间触发流约束下的时间敏感网络流量调度方法研究”、第十四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视觉艺术设计赛湖北赛区UI设计类(APP)三等奖、第十五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湖北赛区C/C++程序设计大学B组三等奖、第十六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数媒静态设计省级二等奖、第十六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微课与教学辅助省级二等奖、第十六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信息可视化省级三等奖、第十七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微课与教学辅助省级三等奖、第十七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设计应用与开发省级三等奖、专业素质优秀生一等奖学金、德育素质优秀生一等奖学金、“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工作者”“优秀志愿者”。
在校期间,周雯连续两年综合成绩排名第一。在学习之余,她积极参加各项竞赛和活动。在参加竞赛的过程中,她收获了很多。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她和团队成员一起参加了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她回忆说:“这次比赛我们经过了四天四夜连续近100个小时的紧张奋战,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我和小组成员荣获国际性二等奖。
于周雯而言,比赛的意义不止于一纸奖状,更多的是这个过程中给我带来的成长和见识,她在团队合作中不仅收获了珍贵的友谊,也收获了一个更好的自己。在准备元境杯比赛中,周雯遇到了一些困难,比如不知道如何构建有效的提示词和参数,但通过不断尝试,她还是逐步掌握了如何通过使用基本语法来生成特定风格的图片。每一场比赛里克服困难的过程都是她不断成长的过程。
在聊及自己参加比赛的经验时,她说在比赛前她会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将比赛和学业任务划分到每天的时间里,确保自己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在学习和比赛时尽量保持专注,避免分心,以提高效率。平衡二者能帮助我们熟练掌握一些在课堂之外的宝贵技能,并在一次次团队分工和讨论中提升自身沟通表达能力,也能拥有一份难忘且独特的大学回忆。
在撰写论文的前期准备工作中,她与小组成员共同阅读了大量的文献,认真学习并掌握了其中的实验方法和模型建立。此外,她们还制定了固定的每周讨论时间,以便于团队成员之间进行交流。
经过前期的学习与准备,周雯与小组成员在寒假期间正式开始了论文的撰写工作。每天,她们都会进行线上会议,共同讨论论文的相关内容。遇到有困难的地方,他们会积极请教老师。周雯说:“我特别感谢李聪老师的指导,有幸加入了李聪老师的项目团队,我深刻体会到从实验到理论总结的每一步都充满挑战,但也正是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得以成长进步。”
周雯还会在闲暇时投身各类志愿者活动来充实自己的生活。在疫情防控期间,周雯参与了核酸志愿服务,为确保检测顺利进行,避免人群聚集带来的风险,她悉心引导检测者按要求排队,并准确录入他们的个人信息。她说:“能为疫情防控贡献一份力量,我的内心充满了自豪感和使命感。这段经历让我体会到医护人员的艰辛与奉献。”对她而言,这是一种深入骨髓的社会责任。
在大学阶段,难免会遇到迷茫和挫折,在遇到困难时,周雯总会用名言“功不唐捐,玉汝于成。”鼓励自己坚持下去,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困难。
她说:“大学生活是不断挑战和突破自我的过程,我们很难做好每一件事让自己不留遗憾,尽力而为,享受过程,接受成果。尽可能去尝试,去探索,去挑战自我,不要害怕犯错,这些错误和失败,能让我们真正了解自己的能力并发掘自身的潜力。”
如今,她又确立了考研的目标,她非常感谢学校老师对她的帮助。她想对学弟学妹们说,大学四年弹指一挥间,无论何时何地,都要相信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关键在于如何发挥和克服,要永远坚定自己,向前走,向上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