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要闻

学校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第六次集体学习暨思政课建设专题会议
发布时间:2025-06-06
发作者:本站
发浏览次数: 180

新闻网讯(记者 李露)6月5日下午,学校在行政楼A315会议室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第六次集体学习暨思政课建设专题会议。全体校领导出席,教务处、人力资源处、财务处、后勤保卫处、学工处、组织部、宣传部负责人,马院班子成员和教师代表参会。

 

 

会议分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集体备课会,由党委书记肖军主持。备课内容聚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第十二章“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第一节“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会上,马克思主义学院马理系副主任龚旋围绕说课主题进行了精彩讲解。她首先分析了教材章节内容和教材逻辑,强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提出了具体的教学目标,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生态兴则文明兴”的具体举措。2023年启林教学竞赛优秀奖获得者王春贺作示范讲课,她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具体生动的案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即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合作共赢之路,赢得了在场领导和老师的一致好评。

副校长孙向阳对两位教师的备课与授课进行了中肯点评。他充分肯定了两位老师展现出的极高专业素养,课程主题鲜明,特别是以“东湖生态治理”为例阐述生态与经济关系的做法。同时,他指出学生的实际视野与书本知识存在一定差距,因此丰富案例教学对于弥合这一差距、提升教学效果尤为重要,希望老师们能收集并采用更多学生身边的鲜活案例,以进一步活跃课堂氛围。

会议第二阶段为学校思政课建设专题会议,由副校长王军主持。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吴丽波汇报马克思主义学院工作情况,她从对标对表、建好马院,凝心奋进、全力迎评和干在当下、着眼长远三个方面,对马克思主义学院课程设置、制度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学生培养体系等方面进行系统阐述。同时她强调,马克思主义学院根据中央文件规定,结合学校实际,拟定了三个文件方案:关于领导干部讲思政的实施方案;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方案;关于辅导员承担思政课程的实施方案,强调了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性。

在交流研讨环节,与会校领导分别结合分管工作,围绕思政课建设作了发言。与会校领导一致表示,将积极支持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展,积极推进思政课建设各项任务落实。

党委书记肖军强调,召开学校思政课建设专题会,一方面是为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不断加深对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的理解,力求做到深学细悟、融会贯通;另一方面是为了扎实推进2026年本科教育教学合格评估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和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针对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建设,他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贯彻和落实根据中央文件规定和学校实际拟定的三个文件方案,建立健全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政策支持体系,马克思主义学院要与学工处协同合作,建立畅通的动态联络机制,打造育人共同体,推进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二是集思广益,打造集体备课会制度,通过理论研讨、分享心得、理论学习,协调思路,统一思想,不断推出一批思政“金课”,同时不断打造案例库、重难点问题库、素材库等优质教学资源库,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参考;三是强化思政课师资队伍建设,拓展思政课教师培养渠道,定期组织全体思政课教师外出实践研学,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充分发挥一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和一流课程团队的带头引领作用,加强教学基础建设。

校长陈建勋作总结讲话,他指出,学校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要指示精神和会议精神,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全力以赴迎接2026年本科教育教学合格评估工作。学校思政课建设一是要深挖红安校区红色文化资源,创新课程与实践教学,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思政课案例库,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有人、全方位育人;二是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坚持引进与培养相结合,提高教师整体学历层次,建设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同时加大培训力度,增强教师的学识和育人能力,将课程育人作为教学督导和教师绩效考核的重要方面;三是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教师应注重个人学术积累,做到思想性和学术性相统一,不断提高自身科研水平,坚持问题导向、深化改革创新,树立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的育人理念,更好地服务思政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