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要闻

学校开展2025年暑期前教师集中学习
发布时间:2025-07-09
发作者:本站
发浏览次数: 262

新闻网讯(记者 柯晓悦)2025年6月24日,为深化教师专业发展,优化教学管理机制,结合学期末工作实际,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开展为期3.5天的集中学习及工作部署活动,采用“分散研修 + 集中学习 + 专题研讨”模式,系统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学科专业建设水平以及课堂教学质量。各学部积极参加活动,实时反馈线下活动进展,一起走进各学部教师集中学习线下活动现场,感受教师成长的火热场面!

 

经济与管理学部

经济与管理学部本次学习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6月24日下午、26日、27日,共2.5天,侧重培养教师的业务能力和学科专业建设水平。6 月 24 日下午,学部组织全体教师开展集中学习启动会,特邀智慧树网专家团队进行专题培训,聚焦 “AI 智慧课程引领教育教学变革新方向” 。6月26日,学部各系对照专业监测评估指标体系进行回顾与反思,针对学科专业方向凝练与特色发展研讨,制定学科专业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及任务分工表。6 月 27日,学部按照学校方案要求,开展了集中学习活动。上午 8:30,邱玉莲教授以《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规范与指导要点》为主题展开专题培训,结合多年教学管理经验,从毕业论文的选题原则、结构规范、学术不端检测标准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讲解。上午 10:00,吴强教授带来《如何提高课题申报成功率》的专题分享。6 月 27 日下午,学部层面组织了省级及国家级教研、科研项目申报培训,进一步提升教师项目申报能力。各系组织教师进行选题论证和研究设计,针对拟申报课题深入研讨,形成了初步的课题研究设计方案与课题选题论证报告。

第二阶段为6月30日,侧重培养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6 月 30 日,学部开展了以课堂教学质量提升为主题的集中学习研讨活动。上午 8:30 至 11:30,学部组织召开优秀教师教学经验分享会,全体教师齐聚一堂,共同交流教学经验,探索教学创新路径。下午,学部邀请曾繁华教授做了题为《如何申报课题及提高课题申报命中率》的专题讲座,围绕课题申报进行系统讲解。

教师们纷纷表示在此次集中学习中收获颇丰,将以更饱满的热情和更专业的姿态迎接新学期的挑战。青年教师屈玲认为:“AI 工具不仅能提高备课效率,更能通过精准的学情分析帮助我们实现因材施教。” 管理系教师江烨林表示,专题讲座不仅为教师们提供了宝贵的课题申报经验,更激发了大家对科研工作的热情与信心。(郑虹、吴雯雯)

 

信息工程学部

信息工程学部本次学习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各系根据学部拟定的学习方案自行组织开展相关教学研讨活动,侧重培养教师的业务能力和学科专业建设水平。6月24日,学部召开学习动员会结合当下学部的核心工作以及本科合格评估的相关要求,引导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提升技术融合能力。6月26日,各系组织开展学科专业建设研讨,围绕学科专业方向凝练与特色发展进行深入研讨,制定切实可行的学科专业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第二部分邀请专家讲授课程申报要点。6月27日,学部邀请全国自强模范、武科大袁鑫博士作主题为《青年学者科研能力跃迁之路:从科研论文到项目申报》的专题报告。6月30日,学部邀请了学校科技处张双喜教授针对科研项目申报工作做动员报告,对学校科研工作相关目标、要求以及相关问题进行了介绍,同时还对学校科研方面的政策进行了解读。

教师们反映收获颇丰,将以更饱满的热情和更专业的姿态迎接新学期的挑战。学部主任符海东老师表示,信息工程学部通过组织全体教师开展集中学习,采用 “分散研修+集中学习+专题研讨”相结合的方式,分层推进学科建设、教科研申报与教学能力提升,为新学期信工学部教育教学工作奠定坚实基础,希望学部各专业更好凝练专业特色,做好专业定位,教师未来在教科研上取得更好的成绩,提高人才培养的成效。(汤轶)

 

外语学部

外语学部本次学习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6月26日至27日,共2天,侧重培养教师的业务能力、学科专业建设水平及教学实践能力。6月26日,学部主任宋红波围绕科研文件解读及教育厅项目申报要求作动员讲话,强调“科研是教学的源头活水”,鼓励教师以科研反哺教学。廖钰惠、邹洁等教师分别开展“AI赋能的BOPPPS有效教学设计工作坊”“人工智能赋能下教育数字化转型”等专题培训,朱云霞、王亚平等教师分享“有效减压与内在动力提升”方法。6月27日,活动聚焦“教学质量提升”与“专业建设”。上午,金曦、程子璐教师分享“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魏梦洁、黄伟丽两位新教师进行公开课展示,骨干教师现场点评指导。下午,各教研室深入研讨:专业教研室对照评估指标明确专业发展路径,制定3年行动计划;大学英语教研室细化下学期早晚自习、考研辅导等任务分工。

第二阶段为6月30日,侧重科研能力提升。学部特邀湖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李池利教授开展“应用语言学SSCI期刊论文写作与发表”专题讲座。展示教学观察向SSCI论文的转化路径,并系统讲解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等写作技巧。

教师们反映收获颇丰,将以更专业的姿态投入新学期工作。活动尾声,宋红波主任总结指出,本次学习通过“理论阐释+案例剖析+实操指导+研讨交流”多元形式,覆盖教学、科研、心理等多维度需求,既是教师能力的“充电”,更是学部推动科研高质量发展、提升学术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未来学部将持续整合资源,搭建更多学术交流平台,助力教师教学、科研双轨并进。新近教师黄伟丽老师表示,培训让她充分感受到外语学部是一个学习型组织,也体现了学部对新近老师的培养和支持,尤其是通过培训增强了其对科研工作的信心,并对AI辅助教学有一些新的认识。(程苏安)

 

汽车与电子工程学部

汽车与电子工程学部本次学习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6月24日下午、26日、27日,共2.5天,侧重培养教师的业务能力和学科专业建设水平。6月24日,学部召开学习动员会,张国方主任以“学部主任谈学部学科建设、工作进展与未来五年愿景”为题开展专题培训,引导教师进行教科研项目申报、培育课题研究、更新教学观念、提升技术融合能力。6月26日,系组织开展学科专业建设研讨,围绕学科专业方向凝练与特色发展进行深入研讨,制定切实可行的学科专业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及任务分工。6月27日,学部教学主任谈学部教研项目准备、培育申报以及学部系主任谈专业评估经验。下午系组织教师之间对合格评估工作进行深入研讨。

第二阶段为6月30日,侧重培养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学部邀请智慧树到学部现场进行智慧课程建设培训以及学部教师技能经验交流以及教学案例分享。学部安排了优秀教师杨帆、罗晨晖、吴贺立、贠皓天、陈坚老师分别分享教学案例。

教师们反映收获颇丰,将以更饱满的热情和更专业的姿态迎接新学期的挑战。(舒黎)

 

机电工程学部

机电工程学部本次学习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6月24日下午、26日、27日,共2.5天,侧重培养教师的业务能力和学科专业建设水平。6月24日,学部召开学习动员会,邵正宇教授以“课程设计中的教学应用与教学创新”为题开展专题培训,以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为例,着重讲解了在实践环节中如何训练学生的工程思维与创新能力。6月26日、27日各系组织开展学科专业建设研讨,围绕学科专业方向凝练与特色发展进行深入研讨。电气系的研讨活动中,张翼老师分享了课程思政教学指南的撰写经验,陈媛老师就课程思政示范项目申报进行了深入交流,刘德红老师则针对省基金课题申报提供了宝贵建议。此外,蔡晓燕老师与大家探讨了创新成果建设的路径,杨明、刘笨一、赵靖博、王霄龙等新进教师也分别分享了各自的学习体会。机械系的研讨活动中,孟庆润老师分享了自然基金项目申报的经验,新进教师李航、丁显忠、赵锐也结合自身研究方向畅谈了科研规划。

第二阶段为6月30日,侧重培养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学部安排了省级一流课程机器视觉主讲教师熊晓松分享了一流课程申报经验。同时多位优秀教师分享教学案例,教师童小琴、袁金娟、徐江陵、熊盛涛、胡娜、谢艳丁通过真实案例,展示了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经验,引发了热烈讨论与交流。

教师们反映收获颇丰,将以更饱满的热情和更专业的姿态迎接新学期的挑战。蔡晓燕老师表示:“此次培训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指导,让我对教学创新有了更深的理解。”杨明老师表示:“优秀教师的案例分享让我学到了很多实用技巧,对今后的课堂教学帮助很大。”徐文老师感慨:“学科建设研讨拓宽了我的视野,激发了科研热情,期待未来能有更多这样的交流机会。”(张翼)

 

公共课部

公共课部本次学习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6月24日下午、26日、27日,共2.5天,侧重培养教师的业务能力和学科专业建设水平。6月24日,公共课部在余胜春主任的带领下召开学习动员会,宣布此次活动正式开始,强调活动基调。数理教学中心常务副主任胡骏就中心活动展开说明,明确研修目标与纪律要求;体育教学中心马浩林主任以“创新·融合·发展: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与教育技术应用研修会”为题开展专题培训、技术实操与互动研讨,为我校体育教育高质量发展赋能。6月26日,数理教学中心基于知识图谱的AI赋能课程建设展开,将线性代数中的知识点进行拆解、分类、明确各知识点之间的层次关系和逻辑关系。体育教学中心围绕AI赋能体育教学与教学质量评估展开,通过理论讲座、实操演练和案例研讨,全面提升体育教学的智能化与规范化水平。6月27日上午,课部教学主任马倩以教学技能及规范教学过程做了专题讲座,课部总支副书记马浩林以师德师风建设作了专题报告,都强化了教师职业规范意识。下午邀请华中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学部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童名文教授围绕创新教学理念、教育技术应用及AI赋能教学等核心内容开展系统培训与实操指导,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职业素养与信息化教学能力。

第二阶段为6月30日,聚焦高校教学团队建设与体育教学中心制度创新,系统分析行业需求与制度基础;重点围绕教学管理制度优化(实践教学安全、教师管理)和教师发展体系完善("1+N"能力认证、模块化培训),开展制度建设研讨,旨在提升教学团队效能与制度保障水平,推动体育教学高质量发展。数理教学中心通过优秀教师教学经验分享,为我们未来的教育工作提供新的思路和启发。

教师们反映收获颇丰,尤其是新进教师感触尤为突出,纷纷表示将以更饱满的热情和更专业的姿态迎接新学期的挑战。桂昕老师表示,这次暑期集中学习干货满满,收获颇丰。在创新教学理念与教育技术应用培训里,发现可借助新工具把高数抽象概念直观呈现,为课堂注入活力;学科专业建设研讨,明晰了高数发展方向与自身职责,科研项目申报培训也让自己对教研从懵懂到有了初步思路。新学期会带着热情与专业,把所学融入教学,助力学生攻克高数难题,共同成长。(谭雪梅,胡冰砚)

 

城建学部

城建学部本次学习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分散研修,6 月24日下午、26日、27日(共2.5天),围绕学科专业建设、新专业申报、教科研项目申报、课程建设等主题,分系或相关系联合开展研修。6月24日下午,各组围绕智能建造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解构与教学策略创研讨论会,工程软件、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智慧城市与空间规划等新专业申报与建设进行研讨,为新专业申报及智能建造专业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6月26日上午,各组围绕如何产出高质量科研论文、科研项目申报、新工科项目申报与建设、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等方面进行研讨及经验交流,引发了教师们热烈讨论与交流。6月26日下午,各系围绕教学档案规范性进行研讨,强调了统一规范要求。通过研讨形成统一标准,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6月27日上午,各组围绕毕业设计规范性、毕业设计多方向高质量指导策略研究以及指导学生学科竞赛等内容进行研讨,为新学期相关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6月27日下午,各系围绕学科专业方向、特色发展、课程建设等方面进行深入研讨,制定切实可行的专业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通过研讨,各系明确各专业今后发展方向和具体措施,确保各专业建设有序推进。

第二阶段为集中学习,6 月30日全天,围绕课程创新、教学过程规范等主题,学部集中组织教学质量提升专题研修活动。6月30日上午,省级一流课程《微生物学》负责教师龙一飞以《微生物学》知识图谱建设为主题开展专题讲座。教学副主任鄢小虎以学校教科研政策,制度解读为主题对学校文件进行了深入解读。此次政策解读帮助教师们明晰教学、教科研规范和要求。6月30日下午,城建学部邀请了国家住建部科技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专委会委员、国家住建部绿色建筑评价专家、湖北省产业教授(武汉理工大学)彭波教授来校做题为《工程建设数字交付的探索与思考》讲座。极大地拓展了教师们的视野,并加深了他们对行业及学科未来发展的认识。

经过3.5天的深入学习与研讨,教师们普遍认为收获颇丰,他们一致表示要将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教学、教科研、学生培养工作中来,持续提升业务能力,为学部及学校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宋志肖)

 

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本次学习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6月26日、27日、30日上午,共2.5天,侧重提升教师教学竞赛、教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6月26日,马院召开专题讲座会议,正式拉开本次集中学习序幕。上午,武汉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闫明明博士以“思政课教师如何指导专业课教师做好课程思政”为题开展课程思政专题培训,引导教师开启课程思政新视角,提升技术融合能力;下午,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梦觉副教授以“深耕细作 厚积薄发——青教赛备赛经验分享”为题同与会教师深入交流青教赛经验。马院新进教师吴郁作了现场教学,刘梦觉副教授进行了现场点评,并作示范授课。6月27日上午,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许传红教授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提升与教学策略”为题开展教学质量和教学策略的专题讲座,结合自身经历,面对面传授经验;下午,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熊友华教授以“思政课教师研究能力提升的几点思考”为题开展学科研究基本指向、热点扫描、基本方法的专题讲座,推动思政教师教科研能力的提升。6月30日上午,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于赫副教授以“绵绵用力 久久为功 立志做新时代的‘大先生´”为题作线上讲座,分享全国高校教学创新大赛、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等竞赛经验。

第二阶段为6月30日下午,在行政楼A315会议室召开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职工大会。会议由武汉城市学院副校长兼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军教授主持,本次大会明确了未来发展的路线图、时间表和责任人,侧重激发教师教科研潜力和课堂教学质量。

教师们反映收获颇丰,将以更饱满的热情和更专业的姿态迎接新学期的挑战。党总支副书记吴丽波表示,熊友华教授的现场科研指导和经验交流让大家受益匪浅,尤其是对本人的文献综述述评指导,令人豁然开朗、深受启发;副系主任龚璇、熊晶表示,本次系列专题讲座干货满满,为两人正在备赛的“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经验;张亚雯老师表示,刘梦觉老师的教姿教态、专业知识储备量等令人敬佩,值得大家好好学习。(张小丹)

 

医学部

医学部本次学习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6月24日下午、26日、27日,共2.5天,侧重培养教师的业务能力和学科专业建设水平。6月24日,护理系召开了护理学科建设与规划研学会,药学系开展了主题为“如何用数字技术赋能课堂”的研修专题会议,实验室组织召开“完善实验室管理体系,创新实验教学模式”的专题研讨会。6月26日,各系组织开展学科专业建设研讨,围绕学科专业方向凝练与特色发展进行深入研讨,制定切实可行的学科专业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及任务分工表。6月27日,学部层面组织了省级及国家级教研、科研项目申报培训,提升教师项目申报能力。各系组织教师进行选题论证和研究设计,针对拟申报课题深入研讨,形成了初步的课题研究设计方案与课题选题论证报告。

第二阶段为6月30日,侧重培养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上午,学部安排了优秀教师周颖带来“骨干教师课题创新专题讲座”。下午,优秀教师吴际带来题为“医学教学模式创新与课堂互动设计”的专题讲座。

教师们反映收获颇丰,将以更饱满的热情和更专业的姿态迎接新学期的挑战。学部常务副主任肖琛嫦表示:医学教学模式创新与课堂互动设计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需要教师们保持学习热情,勇于突破传统思维,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方法。未来,医学部将继续以此类活动为契机,推动教师教学科研能力双提升,助力医学教育高质量发展。(邱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