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要闻

从海尔实习到正式入职 我校学子就业衔接顺畅
发布时间:2025-07-29
发作者:本站
发浏览次数: 1176

新闻网讯(记者 王奕)当多数大三学生尚在规划暑期生活时,我校机电工程学部的80名学子已提前解锁职场身份——他们正以“2+1”培养模式,在海尔武汉工业园开启为期一年的全周期沉浸式实习。该项目自2023年启动以来,凭借“双选”选拔机制与企业暖心福利,正成为机电学子从课堂到职场的“直通车”。

学校与武汉海尔的核心合作项目是专科生集中实习计划,主要面向机电工程学部相关专业的大三学生,结合专科“2+1”培养模式,学生在完成前两年校内课程后,于大二暑假进入海尔开展为期一年的全周期沉浸式实习,期间不再安排校内课程,全身心投入企业实践。实习名额通过“双选”机制选拔:海尔先来到校园宣讲,介绍企业概况、实习岗位、工资待遇及发展路径;学生自愿投简历报名后,企业通过面试筛选,最终由双方双向确认确定名单。

 

在学生离校前,机械系副主任卢君宜老师会专门与学生交流实习任务,召开实习动员及宣讲会,为大家详细讲解实习中的注意事项与目标方向。实习过程中,卢君宜老师也会通过实习平台与学生保持密切联系,随时解决大家遇到的问题,还会定期前往企业看望实习生,了解他们的工作与生活状况。学校会统一组织安排老师前往海尔看望学生,并与企业开展座谈,一方面沟通学生在企业的实习表现、发展及晋升情况,另一方面则探讨后期校企双方如何进一步深化合作,通过对接企业需求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让学生更适应企业要求,例如增加实践课程课时、强化实习环节,以及让第二课堂内容围绕提升学生核心竞争力展开。

这80名在海尔实习的学子,虽分属不同岗位,但面对企业标准化生产流程,多数学生能在1-2周内适应节奏,不少人在月度考核中因“操作规范、效率达标”获得车间表扬;更重要的是,他们普遍带着明确的成长目标,有人专注提升设备调试技能,有人主动学习生产线管理知识,这种“边做边学”的状态,正是学校与企业共同期待的实践成长姿态。

 

“大三投简历时四处碰壁,连面试通知都没几个,当时真的慌了。还好学校有‘2+1计划’。”机电工程学部2025届机电一体化5班学生陈宇航回忆起当时的焦虑仍历历在目。在武汉海尔的校园宣讲会上——企业不仅详细介绍了实习岗位的技术方向,更用“实习工资可观、提供员工宿舍及餐补,甚至可以给员工父母购买保险”等细节打动了他。更让他安心的是,家里用了十几年的海尔空调、冰箱从没出过大问题,“从小就觉得海尔是靠谱的大品牌,家里冰箱也是这个牌子的,去这样的企业工作,稳定性有保障,爸妈也放心。”报名后,陈宇航顺利通过面试,被分配到生产部门。“本以为大厂节奏会很快,没想到挺适应的。”他说自己日常负责冷凝器贴敷以及简单的机械操作,“工作和专业对口,团队流程成熟,前辈带教耐心,不算太累,还能边做边学。”

机电工程学部副书记吴琼提到:“今年该项目将提供更多名额,只要学生肯努力,学校就会尽全力搭建平台、创造机会。”而项目吸引力的逐年提升,正源于扎实的培养质量和企业的良好反馈:2023 年首批 80 名学生参与实习,凭借优秀表现为学校在企业中积累了好口碑;2024 年,在学校的牵线下,企业主动提出增加名额,报名学生达 120 人,最终选拔 80 人进入实习,转正率较上一年进一步提升。实习结束后,企业会对学生表现进行考核,学生也能根据自身体验选择是否留下,双方达成一致即可签订劳动合同。这种 “学生认可、企业满意” 的良性循环,让校企合作根基愈发牢固,也让更多像陈宇航这样的学子,得以在优质企业平台上实现职业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