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要闻

我校在第八届中国高校智能机器人创意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和二等奖.
发布时间:2025-08-22
发作者:本站
发浏览次数: 53

新闻网讯(记者 尹耀清)我校机电工程学部在第八届中国高校智能机器人创意大赛中斩获国家级一等奖和二等奖。8月20日,第八届中国高校智能机器人创意大赛决赛在热烈的氛围中落下帷幕。在这场汇聚全国百余所高校数千支队伍的激烈角逐中,我校机电工程学部的两支队伍凭借卓越表现,为学校赢得无上荣誉。

 

中国高校智能机器人创意大赛作为国内极具影响力的高校机器人赛事,已成功举办七届。本届大赛以“智能创新,引领未来”为主题,激发各高校学生的思维火花,推动智能机器人技术不断向前发展。我校对此次大赛高度重视,早在数月前便精心筹备,开启备赛之旅。

此次获奖的两支队伍均来自机电工程学部,作为指导老师,徐陶祎老师全程陪伴团队攻克难关、化解危机。在技术突破上,面对沏茶机水流效果无法呈现、队员想要放弃的困境,徐陶祎老师鼓励学生查阅资料、熟悉软件性能,最终打造出令专家赞赏的茶艺效果;在团队协作上,省赛前一周答辩手突发咽炎,她迅速协调一名无答辩经验的同学临危受命,通过一周针对性训练,该同学圆满完成答辩任务。徐陶祎老师表示,这是学部首次参与该赛事,师生均在摸索规则与经验,而此次能在众多985、211高校队伍中脱颖而出,斩获国家级一、二等奖,无疑为整个学部注入强心剂,极大鼓舞了同学们的斗志。

其中,由23级机器人工程专业的熊亮、张靖泽与23级自动化专业的蒋力三人组成团队,设计的“茶立方——全自动智能沏茶机”荣获一等奖。谈及设计灵感,队长熊亮表示,源于歌词“爷爷泡的茶,有种味道叫做家”所传递的温暖怀旧情感。这款沏茶机巧妙融合传统茶文化韵味与现代智能科技,能精准把握茶叶用量、水温、冲泡时间等关键参数,针对绿茶、红茶、乌龙茶等不同品类自动选择最优冲泡方案,从投茶、注水到出汤全程自动化。在现场答辩环节,赢得评委阵阵好评,最终毫无悬念斩获国家级一等奖。

 

另一支由24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胡杰、刘振扬、刘瑞豪三人组成团队设计的“‘灵喵・星轨’家庭娱乐机器人”荣获二等奖。其独特的猫咪造型设计,源于团队结合生活实际调研、查阅资料后发现的创意空白,“当时一拍即合便着手实现,最初没多大把握,后来在学长和老师的帮助下,将方向定到集成传感器阵列和机械学习,才初步解决问题。”刘振扬介绍道。这款机器人兼具丰富功能——陪家人聊天、讲故事、播放音乐,还能开展互动游戏、K歌,甚至敏锐感知家庭成员情绪并给予温暖陪伴等等。

 

荣誉背后,是两支队伍无数日夜的辛勤付出。设计过程中,两支队伍都遇到了不同的难题。23级队长熊亮回忆起一次难忘经历:“当时进行虚拟样机仿真到深夜,不小心被锁在实验室,之后索性备上食物和毯子,应对突发情况。”24级队长胡杰说道:“刚开始特别迷茫,徐老师就让我们去参观学长们的作品,看到学长们精妙的作品,我们都特别惊叹,也更有动力投入研发。”暑期备赛期间,师生们放弃休假,扎根工作室:查阅资料时专注投入,设计方案时热烈讨论,搭建模型时精心雕琢,反复调试时不懈坚持,实验室常常灯火通明至深夜。

当被问及获奖心情时,两支队伍都难掩激动。两支队伍在返程途中得知获奖,“又幸运又惊喜,所有汗水和熬夜都有了最好的回报”蒋力说道。这是他们首次参赛,与全国高校同台竞技让他们受益匪浅,“奖项是正向激励,明年要争取更好名次”;刘振扬认为“起点很高,但这只是开始,未来我们想取得更多成就”。此次大赛也让两支队伍对智能机器人领域有了新认知。熊亮同学道:“智能机器人是多学科耦合体,需扎根场景需求创新,价值体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要让科技与民生结合、服务社会”;胡杰同学在现场看到众多思路新颖、结构精美的作品,他坚信“未来的智能机器人领域一定是百花齐放的”。

此次大赛获奖,不仅是对我校参赛队伍实力的认可,更是机电学部师生在智能机器人领域教学成果和科研水平的有力体现。同学们在比赛中反思专业课程短板,实现了赛教互融、相互促进,为学部后续教学和科研工作提供了重要启示。未来,我校将继续秉持创新精神,以更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争取在更多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让学校在智能机器人领域绽放更耀眼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