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专家学者-张昕教授来访武汉城市学院
2021年5月10日,我们很荣幸地邀请到了湖北美术学院教授、湖北省政府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专项津贴获得者——张昕教授来访我校。
张昕教授的此次到访,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党委书记肖军在贵宾接待厅就我校开展非遗文创开发和创新发展问题,与张昕教授进行了深入地交流,他谈到:我校目前虽然非遗实践活动积极开展取得很多成效,也在社会上和高校中产生很多的影响力,但对于非遗文创开发如何与商业市场接轨、如何产生经济效益,以更好地促进大学生以非遗文创为基点实现创新创业以及就业,也通过经济效益促进非遗文化的活态发展。肖军书记还表示:希望张昕教授通过这次的来访调研,针对我们学校非遗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多加指导。张昕教授对此表示,将在随后的调研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给出相关建议。
随后,作为长江流域文化遗产研究所所长、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张昕教授莅临武汉城市学院非遗文创工作室,开展了师生座谈会。与会的有艺术学部的学部主任吴琼、钱宇,以及张静老师及其非遗文创团队的师生们。张教授在会议中提到:我们要守护、爱护、继承和宣传非遗文化。同时也给我们提了宝贵的建议:我们需要发动自己的想象力来创造非遗文创产品,打造品牌效应,使非遗文化贴近生活、服务生活,让更多的人能了解和受益于非遗文化。
下午18:30,张昕教授为艺术学子们带来主题为“长江中游文化遗产审美特征”的学术讲座。这次讲座由两院院团委主办的,艺术学部分团委承办的“名师大讲堂”讲座在南一报告厅举行。
在报告中张昕教授提到由于文化背景的趋同性,长江中游地区的造型文化遗产在审美形态方面,有许多相似的规律可循。长江中游地区由于正处于南北地理过渡区附近,因此在楚风融合是长江中游地区造型文化遗产的基本风格,产生十分发达的深厚造型文化遗产普遍带有浓郁的楚式审美特征。
张昕教授强调长江中游地区作为我国中部重要的“文化走廊”其中游地区遗存有数量庞大的造型文化遗产,这些造型文化遗产在工艺特征、艺术风格、市美取向上都有类似之处,“过渡、 折衷、对冲”,是长江中游地区造型文化遗产审美特征的关键词。
报告的最后张昕教授还对同学们关于专业学习、大学生涯的规划、如何利用图书馆进行学习以及考研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耐心的解答,本次讲座在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中落下了帷幕。
张昕教授此行集调研、交流与学术讲座多个活动有序展开,以他高瞻远瞩的见识、渊博的知识和温润如玉的儒雅,展现了具有魅力的非遗专家和学者的人格魅力,得到师生们的尊重和敬仰。
文字撰写:张静 吴琼 王继
图片提供:吴琼 代启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