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赤炬传薪”青马延风实践团开启首日红色学习之旅

发布时间:2025-07-13
作者:本站编辑
浏览次数:9
分享:

新闻网讯(通讯员:肖可可)七月延安烽火忆,青马学子薪火传。7月12日,我校“赤炬传薪”青马延风实践团在革命圣地延安开启首日沉浸式学习之旅。团队以实地参观触摸历史温度,以专题讲解厘清精神脉络,以红色歌曲唤醒时代记忆,在追寻党中央延安十三年光辉足迹中,深悟革命精神内核,接续红色血脉传承。

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学员们通过珍贵的历史文物和详实的影像资料,系统梳理了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的奋斗历程。专题活动“寻访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的辉煌历程”以时间轴为线索,生动再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发展轨迹。这种沉浸式的学习方式使学员们对延安精神“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以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内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八路军总司令部住址王家坪旧址,专题讲解“毛泽东与毛岸英的家国情怀”令人动容。泛黄家书中流淌的舐犊深情,真实故事里蕴含的革命大义,无不彰显着革命领袖舍小家为大家的崇高品格。讲解结束后,各队队员纷纷走上台前分享感悟。我队队员王亦菲动情说道:“‘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毛岸英同志毅然奔赴朝鲜战场,将热血洒在异国他乡,用生命践行了这句诗中的豪迈与担当。这种深植于心的家国情怀,是我们新时代青年必须赓续的精神血脉,更将化作我们勇担使命、为民族复兴奋勇前行的不竭动力。”

 

 

在凤凰山麓革命旧址,实践团重点学习了中共中央早期在延安的革命活动。凤凰山麓作为中共中央抵达延安后的首个驻地,见证了中国革命从艰难探索走向成熟的关键历程。实践团成员沿着当年红军战士的足迹,先后参观了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旧居。土炕、煤油灯、斑驳的办公桌……一件件带着岁月痕迹的实物,还原了革命领袖在简陋环境中运筹帷幄的场景。“1937年这里发生的红军改编,是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大义为重的生动体现。”随着讲解员的细致解读,结合场景复原的影像资料,学员们对西安事变后中共中央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红军改编为八路军等重大历史事件有了更立体的认知。

 

在中国抗日军政大学纪念馆内,一张张泛黄的学员证、一幅幅战火中的教学场景图,静静诉说着那段“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峥嵘岁月。实践团成员在讲解员带领下,透过实物展陈与文献史料,系统了解了抗大从延安到各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窑洞课堂到遍布敌后的分校,从培养军事人才到输送革命火种,这所“窑洞大学”为抗战胜利培养了十万余名干部,成为“革命的熔炉,干部的摇篮”。最令人动容的是学唱《抗大校歌》环节。当铿锵有力的旋律响起,学员们自发挺直腰板,跟着旋律齐声高唱。激昂的歌声穿越时空,仿佛将大家带回那个“为民族解放而斗争”的热血年代。

 

首日研学活动以“沉浸式参观+专题化学习+互动式体验”的三维教育模式,让红色养分真正浸润心田、镌刻脑海。站在革命先辈奋斗过的这片热土上回溯党史,学员们深刻体会到,这既是对峥嵘岁月的深情回望,更是对初心使命的庄严叩问。“延安精神不是陈列的展品,而是要融入血脉的力量。”大家纷纷表示,将把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精神内核内化于心,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外化于行,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扛起青春担当,让革命薪火在实践熔炉中淬炼传承、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