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部新闻

从“频繁错配”到“零失误”:李海洋的东风物流成长答卷

发布时间:2025-10-21
作者:经济与管理学部
浏览次数:177
分享:

新闻网讯(记者 柯晓悦)“从7月入职时频繁漏配零件,到9月至今零错配、零漏配,这段实习经历让我真正懂了‘物流实操’的意义。”2023级专科现代物流管理二班的李海洋,今在东风物流武汉有限公司担任KIT集配工,谈及实习收获时,他的语气里满是自豪。在竞争激烈的储备干部岗上,他书写了一段从校园到企业的成长故事。

“家里人有从事这方面工作的,我从小就比较感兴趣。”李海洋与物流行业的羁绊,早在童年便已萌芽。这份天然的亲近感,让他在去年看到老师发布的东风物流校招信息时,毫不犹豫地投递了简历,彼时他还不知道,这个岗位的竞争远比想象中激烈,“同行的人里,有很多一本、211院校的学生”。

面试时,李海洋遭遇了一些挑战。他起初误以为东风物流主营交通运输业,面试官纠正其为“厂区物流”时,他迅速反应过来,在极短时间内调整思路,没有因这一失误而乱了阵脚,还积极与面试官探讨厂区物流的特点和优势。当被问到“CAD是什么”,虽然他此前未接触过相关知识,但凭借丰富的课外物流知识,他巧妙地将话题引到物流行业中数据处理、信息管理的重要性上。“能说一些相关的内容”,让面试官看到了他对行业的热爱与积累。最终,他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拿到了珍贵的实习机会。

入职后,各种挑战接踵而至,对他的成长起到了帮助作用。下半年企业汽车宣传效果显著,订单量从日均240台飙升至320台,李海洋的配车时长大幅增加,面对订单压力,李海洋没有蛮干。他发现车间有“对班协作”机制,便主动观察对班同事的操作:“车型分散在不同区域,料架间还隔了休息区,对班同事会在休息区放个箱子,配完一侧再移箱让AGV车通行,特别省时。”他学着优化流程,再加上熟练度提升,配车效率慢慢提了上来。

“这份工作更让我明白了任何事情都必须一步一个脚印。”入职不久后,因为他的能力提升了,带教老师安排李海洋带新的徒弟,毫无带教经验的他一度手足无措。“当时想着,把所有知识点一次性讲透,徒弟就能快点学会。”抱着这样的想法,他花了整整4个小时,将配车流程、车型分类、零件识别等内容一股脑儿地灌输给徒弟。可他没意识到,徒弟作为零基础新人,根本无法在短时间内消化这么多信息,更没机会通过实操巩固记忆。

当天下午,李海洋便让徒弟独立尝试配车。一开始,徒弟还能对着笔记慢慢核对,但随着订单量增加、车型变复杂,问题很快暴露:要么拿错同车型的不同零件,要么漏看零件编号,导致后续AGV车配送延误。带教老师发现后,严肃批评了李海洋。当晚下班后他反复回想带教过程,才明白自己犯了“急于求成”的错。“我只想着快点完成任务,却没考虑徒弟的接受节奏。”第二天一早,他重新制定了带教计划,放弃集中授课,改成一个车型一个车型地带练,不再急于求成,最终徒弟慢慢适应了岗位。

从初入职场的懵懂,到如今零失误的稳定发挥,李海洋的成长轨迹清晰而扎实。如今,李海洋已开启专升本备考的征程,备考路上的汗水与坚持,终将化作他推开本科校门的力量,祝他不负努力、成功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