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马克思主义学院对外学术交流(六)——我院教师代表赴河南红旗渠参加2024年暑期社会实践研修活动

发布时间:2024-08-26
作者:本站编辑
浏览次数:296
分享:

(文字黄晶   摄影黄晶  庄芳丽)2024年8月18日至24日,马克思主义学院两位教师代表庄芳丽和黄晶参加了由湖北工业大学承办的湖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暨哲学社会科学骨干暑期社会实践研修班。此次活动在河南安阳举行,旨在提升教师们的思政课教学质量和水平。

开班式上,湖北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胡晓艳发表了动员讲话。她强调了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肩负的重任与使命,并指出希望参会教师能珍惜机会、不负众望,借此机会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理解,加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探索思政治校的新方法新路径,推进思政教育质量提升。

      本次研修班课程安排了“理论+实践”的教学形式。

      理论教学环节,来自不同领域的学者为教师们带来了精彩的讲座。河南省委党校 (河南行政学院)校务委员会专职委员、 河南行政学院党组成员赵士红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报告;河南红旗渠干部学院党委委员及副院长,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陈晓萍教授作《红旗渠精神及其当代启示》报告。两位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对红旗渠精神进行了深入解析,为教师们提供了宝贵的教学思路和方法。

 

实践教学环节以当地著名的红旗渠工程为主要场馆,并增加了乡村走访和调研特色体验式学习。参观红旗渠纪念馆,全体教师深入了解了“人工天河”红旗渠的修建历程和背后感人故事。“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深深触动每一位教师的心弦,他们表示,要将这种精神融入到思政课堂,激励学生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勇往直前;实地观看红旗渠咽喉工程——太行山青年洞,深刻感受当年林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战天斗地的豪情壮志和伟大壮举;情景教学《讲述.最美修渠人》、访谈教学《巍峨山碑.杨贵篇》和话剧《红旗渠》三大教学安排更是让教师们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这些教学活动以生动、直观的形式,让人仿佛穿越时空,与那些修建红旗渠的先辈们进行心灵对话,深刻体会到了他们面对艰难险阻时的不屈不挠与坚定信念;深入基层,走访乡野田间,开展社会调研,前往当地“两山”理念的生动样本朝阳村和多个脱贫村了解乡村治理、文旅助农等方面的实际情况,见证了乡村振兴战略下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

 

我院两位教师代表庄芳丽、黄晶表示:通过本次研修活动深刻体会了红旗渠精神的伟大内涵及其当代的传承。并表示将好好梳理本次学习心得,不仅要与同事们分享交流,共同推动我院思政课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提升,更要把这种精神融入到思政课堂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奋斗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