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铸魂育人守初心 立德树人担使命——“铸魂育人,启智润心”课程思政教学培训

发布时间:2024-09-21
作者:本站编辑
浏览次数:528
分享:

(文字 黄晶 摄影 黄晶)根据《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为进一步推进我校课程思政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以本年度启林教学竞赛赛前培训为抓手,于9月13日下午在图书馆智慧教室召开“铸魂育人,启智润心”课程思政教学培训会。本次培训由武汉城市学院副校长、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军教授主讲,聚焦于课程思政如何有效融入教学,切实提高课程思政教学水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2024年启林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全体参赛教师参会。

王军以“何为课程思政——何谓课程思政——如何课程思政”为逻辑主线,系统全面地介绍了课程思政的发展历程,阐释了课程思政的重大意义和核心内容,分析了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区别,澄清了专业课老师对课程思政的诸多误解,激发了在场年轻教师们极大的兴趣,提高了教师们挖掘思政元素、探究课程思政的积极主动性。

王军指出,在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教育目标中,价值塑造为第一要务,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题中之意。专业课教师对学生影响深远,是课程思政的“第一主角”,要在专业课教学“主战场”中要发挥“主力军”作用,与思政课程双管齐下、同向同行,产生协同效应。同时,他讲到当前我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虽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存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部分教师存在育人意识不强、能力不足、情怀不深等问题。为此,专业课教师应明确使命担当,面对“愿不愿”、“能不能”、“行不行”等现实课题,应当转变观念,增强教书育人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提升开展课程思政的能力和水平,厚植立德树人的教育情怀和政治担当。

王军从理论基础到实践应用,结合近几年教学能力大赛和课程思政比赛等赛事中获奖作品为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如何在不同学科专业中巧妙生动地融入思政元素。例如,理学、工学类专业课程要在课程教学中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教育与科学精神的培养结合起来,提高学生正确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理学类专业课程,要注重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和科学伦理的教育,培养学生探索未知、追求真理、勇攀科学高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工学类专业课程,要注重强化学生工程伦理教育,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等等。

他强调,课程思政并非简单地在课程中添加政治内容,而是要注重挖掘学科内在的思政资源,将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教学有机结合,设计出富有启发性和感染力的教学活动,避免表面化、硬融入的“两张皮”情况,才能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统一,从而培养学生的价值观、道德观和世界观,使其成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最后,王军对参训的青年教师们提出了殷切期望,望他们能够以此次培训为契机,不断深化对课程思政的理解和实践,为学校德育建设增砖添瓦,为培养更多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学生贡献力量,并祝教师们在启林教学竞赛中取得佳绩。

会后,参训教师纷纷表示,此次培训不仅提升了他们的课程思政教学理念,对课程思政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还为他们提供了许多实用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对如何在教学中有效融入思政元素也有了更明确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