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馆时间:周一至周日:8:30~22:00

传承文化,品读经典
发布时间:2023-11-03 来源:本站 浏览次数:339

 

——红色图书推荐

延续红色血脉,增强红色情怀,透过那一本本红色经典,深刻领悟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所铸就的伟大精神!

 

图片1.png

索书号:K827/757

馆藏地点:社科阅览室5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是由29名采访对象的口述汇集起来的一本采访实录,其中既有曾经同习近平总书记一起插队的北京知青,又有同他朝夕相处的当地村民,还有当年同他相知相交的同志。通过受访者口述历史的方式,再现了青年习近平扎根陕北黄土高原,七年来同人民群众同甘共苦、情同手足、血肉相连、鱼水交融的青春面貌。通过访谈生动描绘了青年习近平矢志不渝的理想追求和爱国为民的家国情怀。

 

图片2.png

索书号:D648/85

馆藏地点:一楼中庭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家风建设。他在诸多场合的重要讲话,都体现出对挖掘和阐发传统家风文化,重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深切关怀。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在管好自己的同时,严格要求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

“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家风建设的重要意义。

本书用亲切感人的语言讲述了以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陈云、邓小平为主的老一代革命家的故事,对中国共产党老一代革命家家风的内容、表现、形成原因等进行细致梳理。书里所叙日常的细节不仅让这些伟人的音容笑貌浮出纸背,老一辈革命家们的思想观点和道德情操、对亲属的秉公无私、对子女的严格要求和殷切期望也给当下人带来久而弥新的思考与激励。

看完本书,能深刻地体会到:有家才有国,有国才能保家。我们要以老一辈革命家家风建设为镜,筑牢“家庭防线”,培养社会正气,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爱党爱国爱家。

 

图片3.png

索书号:D23/67

馆藏地点:一楼中庭

本书作者郑必坚,1932年5月出生,四川富顺人,1952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4年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经济学系研究生毕业,研究生文化程度,教授、研究员,中国“和平崛起”的提出者,中国知识精英的旗手级人物,“猫论”、“特色论”、“国情论”的全面论证者,中国和平崛起的倡导者。

书本的首页,引用了习总书记给北京大学的留学生们的回信内容:“读懂今天的中国,必须读懂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102岁了!相对于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历史,102年是非常短暂的。但是,正是这短短的102年,中国共产党深刻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

这种“深刻改变”,不是丢掉中华民族文明传统,也不是另造一个不同于中华文明的什么文明,而是使具有悠久辉煌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打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枷锁,站起身来,进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再经过改革开放使中华民族文明传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

要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使中华文明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首先就要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性质,了解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是什么关系.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什么样的党?《中国共产党章程》这样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就叫做“两个先锋队”的定性。

实际上,这是中国共产党关于自身性质一以贯之的深刻观念。早在1935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已经明确强调“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中国共产党又是全民族的先锋队”。这也就是说,中国共产党作为“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中国共产党又是“中国”的共产党,因而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这样以“两个先锋队”来规定自身性质的党,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前所未有,在世界政党史上举世无双。

也正因为这样,中国共产党才能在长达102年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时期,真正从国内大局和国际大局这两个大局出发,从国家、民族、人民的大义出发,无论挑战何等巨大、局势何等复杂,甚至错误和曲折也不在少数,终归能够以大无畏的革命气概,赶上时代而又继承传统,作出爱国主义和共产主义相结合的伟大业绩。

历史事实就是这样:不赶上时代,只能落后挨打;不继承传统,只能丧失根基;不在中国大地落地生根,一切无从谈起。这也即是毛泽东同志所说的,“如果不懂得从改造中国中去认识中国,又从认识中国中去改造中国,就不是一个好的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

102年走过来,这里就有我们党已经正式作出明确结论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以邓小平理论为开端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在继续实践当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还在继续深化当中。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坚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写下去的高度自觉,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创造性地形成了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图片4.png

索书号:A811.22/2

馆藏地点:一楼中庭

进入新时代的今天,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要坚定信念,坚信它是具有科学性的。如果觉得心里不踏实,就去钻研经典著作,《共产党宣言》多看几遍。”并强调《共产党宣言》值得我们反复学习、深入研究,不断从中汲取思想营养。

它是科学共产主义的最伟大的纲领性文件。列宁说:“这部著作以天才的透彻而鲜明的语言描述了新的世界观,即把社会生活领域也包括在内的彻底的唯物主义、作为最全面最深刻的发展学说的辩证法、以及关于阶级斗争和共产主义新社会创造者无产阶级肩负的世界历史性的革命使命的理论。”马克思用阶级分析法通过阶级以及阶级斗争来把握人类历史的发展。他在共产党宣言里开篇第一句话就是,“至今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后来又写道“我们已经看到,至今的一切社会都是建立在压迫阶级和被压迫阶级的对立之上的”,正是因为存在着阶级的不平等,才会出现反抗者与维护者,才会出现战争、起义与革命。阶级的不平等导致了有人“抱着珠宝欣欣得意”,有人“衣衫褴褛的在街头瑟瑟发抖”,这种巨大的差异正是革命的前提。即使时过境迁,如今整个世界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发生了巨大的变革,然而对照世界的发展轨迹,这部著作至今仍然闪耀着并且还将继续闪耀着指导社会发展实践的不朽光芒。重温《宣言》可以进一步加深我们对这些规律的理解,从而坚定共产主义信念。

 

图片5.png

索书号:D23/68

馆藏地点:一楼中庭

拿到这本书,强烈的视觉冲击扑面而来。

红色封面为底色,一枚金灿灿的共和国勋章映入眼帘。《勋章》一书,全面展现了红色勋章90多年的历史。全书分为四章,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反映了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体系的发展,展现了红色勋章的光辉历史,弘扬了勋章获得者的革命精神和建设精神。

本书记录了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红旗勋章,到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和平勋章、友谊勋章,内容全面完整,全方位多视角地反映了勋章的历史。本书中不仅介绍了勋章的历史背景、授予条件,还讲述了勋章获得者的光荣事迹;不仅展现了勋章图案的内涵,介绍了勋章质地,还提到了勋章设计者与制作者的创作思想,从而使读者全面了解勋章的历史与现状。

见物见人见精神。勋章只是个物质载体,但是它蕴含了丰富的精神内涵,折射出勋章获得者的精神风貌。让我们沿着红色勋章的指引,不忘初心,赓续红色血脉,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