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馆时间:周一至周日:8:30~22:00

教育孩子: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梁启超和他的儿女们》书评
发布时间:2024-06-17 来源:本站 浏览次数:350

索书号:K820.9/107

馆藏地点:社科阅览室5

 

    《梁启超和他的儿女们》是梁启超的外孙女吴荔明(梁启超的女儿梁思庄的后代)写的怀念梁启超家族的书,处处充满了温情。一一写了梁启超的两位夫人,九个孩子以及孩子伴侣的人生故事和事业成就以及他们的家国情怀。梁启超被誉为史上最成功的爹,“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梁启超不仅是孩子们的慈父,还是孩子们的朋友。他经常给孩子们写信,一封封家书,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是浓浓的父爱,每一封的价值都不是能用金钱来衡量的。梁启超以自己超人的智慧,广博的知识和卓越的远见,对孩子们进行言教和身教。他精心培养每一个心爱的孩子,不仅努力培养他们成为有学问的人,还要他们成为有高尚品德和对社会有用的人。他希望孩子们充分享受人生的快乐,但他不强求孩子们都和他一样,而是相信孩子们最终将走自己的路。事实证明他的教育极其成功,每个孩子都成为各领域的标杆。

    梁启超曾在给孩子们信中如此表白:你们须知你爹爹是最富于情感的人,对于你们的感情,十二分热烈……九个儿女各个性格不同,梁启超要确保他们都能感受到父爱,而且都觉得自己是父亲心中特殊的一个。他给大女儿思顺取爱称“大宝贝”、“我最爱的孩子”,三女儿思懿被他取了个外号叫“司马懿”,小儿子思礼的代号则是“老白鼻”(因为最小的儿子梁思礼和大女儿梁思顺家的孩子差不多大,梁思顺的孩子叫小baby,梁思礼就叫老baby,谐音“老白鼻”。)这个小细节就可见梁启超是个多么有趣的灵魂。

    这位贴心老爸在孩子考的不好时,只有鼓励,没有批评,女儿写信给爸爸考试成绩不好,爸爸安慰到:“庄庄:成绩如此,我很满足了。因为你原是提高一年,和那按级递升的洋孩子们竞争,能在三十七人中考到第十六,真亏你了。好乖乖不必着急,只需用相当努力便好了。”一个对自己有要求的孩子接到这样的信怎么能不感动不进取,怎么会辜负父亲的良苦用心。他本建议女儿梁思庄学前沿的生物学,但是梁思庄发现自己不感兴趣,写信找二哥梁思成哭诉,父亲赶紧去信:“听见你二哥说你不大喜欢学生物学,既已如此,为什么不早同我说。凡学问最好是因自己性之所近,往往事半功倍……不必一定听爹爹的话。”凡此种种,令人感动。还出资赞助孩子的蜜月,甚至还为他们规划了蜜月欧洲游路线。这是写给梁思成和林徽因夫妇的信:“由是入德国,除几个古都市外,莱茵河畔著名堡垒最好能参观一二,回头折入瑞士看些天然之美,再入意大利,多耽搁些日子,把文艺复兴时代的美彻底研究了解。最后便回到法国,在马赛上船。中间最好能腾出点时间和金钱到土耳其一行,看看回教的建筑和美术,附带着替我看土耳其革命后政治。”相信没有人不为这种无微不至的父爱感动,这位爸爸可以说是做到极致了,这份极致的背后是对人生的思考、开阔的视野、追求幸福的价值观和对孩子的尊重。

    孩子们的人生路上有这样一位有趣,可爱,智慧的父亲陪伴,兄弟姐妹相扶相帮,大家庭充满了温暖,慈爱和友善。尽管遇到风风雨雨,每个人的人生路都充满了坎坷和艰辛,但是从父亲和原生家庭汲取的能量,让所有的孩子内心富足,充满力量,坦然面对时代的惊涛骇浪,无所畏惧。每个人的一生都不平凡。最让我念念不忘的是作者吴荔明的妈妈——梁思庄,她是我国图书事业的先行者,浩瀚书海的领航员,其丈夫在女儿一岁的时候就去世了,凭着坚强的毅力把孩子抚养成人,成就一番卓越的事业,是个坚强独立的知识分子。作者吴荔明在妈妈去世后,撰文怀念妈妈,有人鼓励她把梁启超整个家族的故事写出来,才有了《梁启超和他的儿女们》这本书。

    梁启超的后人不仰仗先辈的名声,在各自领域勤奋耕耘,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他们在诗词学,考古学,经济学,建筑学,图书馆学,航空航天等领域大放异彩……董宇辉也推荐过这本好书,书中每个人的坚强意志,勤学态度,家国情怀值得每一个后来者学习,敬仰。

          

荐书人   郭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