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外语学部开展“三堂教育 学者讲堂”讲座
(通讯员 昝盛青)11月28日晚8:00,为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如何准备以及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外语学部邀请了商务英语专业副主任兼副教授何利敏担任主讲人,通过腾讯会议视频的形式,同时在南6201、南6202、南6203三间教室开展了 “三堂教育·学者讲堂”讲座。外语学部2021级全体学生参加此次讲座。
何利敏老师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如何提升创新创业项目获奖率”为主题,分享过去三年里指导的湖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味蕾尽思是淮扬——基于新媒体的非遗开发与宣传》的经验与心得。并围绕Why, What, How三个问题展开讲座,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深受好评。
Why: 为何要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何利敏老师从近期国奖获得者的经历着手,指出部分非英语专业获得国奖的同学不仅英语成绩优秀,在互联网+、挑战杯等其他赛事中也能取得令人羡慕的成绩,“既然非英语专业学生能参加英语类赛事并且硕果累累,为何我们外语学部的学子们不能在这类大创项目中分一杯羹呢?”这一疑问引人反思,让在场学生明确了参加创新创业大赛项目的动机。这类项目的赛事成绩不仅可以在评定奖学金时拉开与其他同学的差距,更能为以后的考研、实习、就业增加砝码。
有了参加创新创业大赛的想法,好项目从哪找呢?随着在场学生对创新创业大赛的求知欲不断高涨,何利敏又以“What”作问,将适合外语学部学生参加的创新创业大赛陈列,并对几大有含金量的赛事:“大挑”、“小挑”、互联网+、三创赛、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进行比对与分析。使在场学生对这类赛事的举办周期、时间、主要内容、评审侧重以及材料准备有了清晰地认知。“何利敏老师将适合英语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赛事详细的整理到了一张图上,这些曾对我来说很触不可及的竞赛好像一下子明朗了起来,这也坚定了我参加创新创业大赛的决心!”2021级英语5班学生易守勇说道。
“赛事这么多,如何规避一些坑,使付出与收获成为正比呢?”何利敏从“How”着手引导学生思考,将这些“坑”分为四大类。指出不符合规则的项目,不成型的项目,无创新、无壁垒、无潜力的项目,有名无实、无硬实力、逻辑不通的项目会极大地降低备赛效率,减小比赛获奖几率。在这几大“坑”的基础之上,更精细化划分,从而使全体学生增强信心,识清参赛路上的“拦路虎”,有效分配时间和精力。在提高大赛获奖率方面,何利敏又分5个小层面全面透彻的讲解与分析,力求让每位同学听完讲座都能有所得、有所悟、有所用。2021级英语5班学生俞宝丽说道:“听完何老师的讲座收获满满!整场讲堂思维透彻、逻辑清晰并且细致入微。甚至连项目人员专业分配、职务分工以及参赛的路演PPT都涉及到了!比起自己毫无方向的碰壁,能有这样一个针对性讲堂简直太好了!”
最后,何利敏希望同学们在大创路上做对3件事:以始为终、抓准良师益友、以苦为师。此次讲座让全体参加同学燃起了对大创赛的希望与信心,期待今后的创新创业大赛能出现更多外语专业学子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