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部新闻

外语学部成功举办“暑期培训交流会”,共享教学新知

发布时间:2024-09-18
作者:本站编辑
浏览次数:680
分享:

外语学部成功举办“暑期培训交流会”,共享教学新知

 

(通讯员 外语学部詹蓉)9月13日下午,外语学部全体教师齐聚一堂,参加了一场以“分享研修经验,提升教学质量”为主题的暑期培训交流会。此次会议旨在通过分享教师们在国内外研修中的新理念、新方法,激发教学创新思维,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

会议伊始,崔艳萍主任以简明扼要的致辞拉开了序幕。她回顾了今年暑假外语学部精心组织的国内外教学研修活动,指出这些经历为教师们带来了丰硕的成果。通过深入参与研修,教师们不仅学习了前沿的教学理念,探索了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还亲身体验了不同文化的独特魅力。崔主任强调,教师们热切希望与同事们分享此次研修的所见、所感、所思,她相信这些宝贵经验将为大家的教学实践带来新的启发和创新灵感。

随后,何利敏和张柳两位教师分享了她们在英国剑桥大学的培训经历。何老师重点介绍了“Cambridge Oracy Package”和“Cambridge T-SEDA Package”等先进教学设计理念,强调了促进师生间高质量语言互动的重要性。张柳老师则分享了她在研修中获得的创新教学策略和实用教学工具的经验,并通过描述其在英国生活的独特体验,为在座教师提供了跨文化的丰富视角。

作为国内研修的代表之一,廖钰惠老师分享了她参加的“2024暑期卓越外语教师发展论坛”中的收获。通过聆听教育学者徐锦芬和肖维青的讲座,廖老师深入了解了中华文化与思政元素在主题素材选择、课堂活动及思辨能力培养中的有机融合。她坦言,此次研修让她更加明白了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和道德情操,并对“为人师表,学无止境”的含义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之后,廖燕老师分享了她在北京主办的“语言学研究新视角:理论、实验和方法”研修活动中的收获与感悟。研修涉及语言与文化、语言景观及学术话语研究等主题,专家们对语言学研究进行了多维解析,为教学与科研提供了新视角。廖老师认为,在AI时代,教师应培养学生的多维思考能力,并不断提升自身的语言素养和专业能力,以应对新时代的挑战。作为年轻教师,她表示将积极提升自身能力,捍卫教师在AI时代的不可替代性。

整场交流会气氛热烈,教师们积极聆听并参与讨论,尤其是在课程思政融入教学方面,几位发言人的见解颇具启发性。最后,冯新艳主任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充分肯定了教师们在国内外研修中的勤奋与钻研精神,并对未来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殷切期望。她鼓励全体教师通过此次交流加强反思,精益求精,不断提升教学能力,共同推动外语学部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

本次交流会不仅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分享与学习的平台,更激发了大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与创新的热情,为外语学部的未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