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钎 中共党员 15级药物制剂一班 曾任第八届医学部党建会副会长,2018年参加考研,以总分391分被湖北大学有机化学专业录取。
转眼,考研过去了一个多月,依稀记得4月2号湖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官网公布结果的那个晚上,我在一列列密密麻麻的数字里寻找自己的成绩,最后看到了初试第三,总成绩第三。那一刻,我高兴的大喊着,喊着喊着眼泪忍不住了,一旁的爸爸妈妈他们也开心的合不拢嘴,我在他们眼里看到了满眼的赞许和欣慰。的确,这一年来,考研这两个字承载了太多,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字眼叫梦想。这一年经历了太多,成熟了太多,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知道,但是这段经历可谓弥足珍贵,此生难以忘怀。
我不想过多去分享我的考研经验,因为每个人的复习方法不同,每个人都会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更多的是想谈谈我的心情。首先为什么要考研?这个问题好像没有标准答案,或许你可以扯出一大堆理由,比如为了学习、事业、家庭、爱情、金钱、地位,荣誉、等等,也或许你自己都说不清楚。这个问题对我来说,没有太多的理由,出生在普通家庭,知识改变命运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同时,我的专业比较特殊,作为一个药学生,四年本科学习远远不够,社会竞争空前激烈,那么学历无疑使你将来找工作时有更多更好的选择,所以考研也算是唯一的出路。
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这是大多数考研人的常态。我不否认考研需要花费大把的时间和精力,但是考研战线一般最少也有6、7个月,我觉得前提是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别先把自己的身体拖垮,休息好了白天才有充沛的精力去学习,不然去自习室睡觉还不如寝室睡的舒服。我习惯早上8点半左右到图书馆,晚上10点回寝室,每次去看到楼道到处是背书的人,心里也难免会有一丝愧疚,觉得自己起晚了比别人少学很多东西,但是我能保证充分利用白天的时间,完成学习任务。其实我想和学弟学妹说大可不必愧疚,因为考研其实也更讲究效率,花再多的时间没有认真学进去也是徒劳无功,但是在有限的时间掌握到大量知识,这样或许才是最可取的。
在考研这一年中,复习全靠自己,没有人监督,全是靠自觉。我们在高考的时候还有一帮战友,有老师的监管,父母的监督,但是在考研的过程中,所有的计划都是我们自己制定;所有的书籍都是我们自己购买;所有有关学习的事都是靠自己,没有人监督。我们有了自由的时间,但是又像是没人疼、没人爱、没人管的野孩子,所有事情都得靠自己亲力亲为,但这也更加锻炼了我们独立自主的能力。
以前也听别人说考研很辛苦,我不否认辛苦,但是这大半年的确过的比较充实,心中有梦想,知道每天所做的都是向梦想一步步靠近,这样的日子其实充满了激情和斗志。碰到琢磨了很多遍的问题,依旧不懂,做过了好几次的题目,依旧不会,心中难免浮躁厌烦,心里防线崩溃的时候也想过放弃,但是颓废完了还是会满血复活,我已经坚持这么久了,想想父母的期待,想想未来的工作,想想入学后的生活,想想为自己争口气,在坚持一下或许就成功了,很多次这样自己安慰自己。也会在连续学习很多天后给自己放个小假,约个朋友,出去吃顿好的,看场电影,逛逛绿道,适当放松下紧张的情绪。我很感激在备考期间,有一个好老师,胡老师总是在背后默默支持我们,尽最大所能给我们提供帮助。有一群好朋友,大家每天一起吃饭,一起学习,相互鼓励。考研是一个人的孤身奋战没错,但是路上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好友,你就不会觉得孤独,反而更有动力。
这大半年,考研主宰了生活。初试出分那天,看到391的成绩让我既开心又惊讶,因为比预估分数还高,但是我也觉得问心无愧,这或许正可谓一份付出一份收获。3月1号从药明康德回来,我就着手准备复试,我挺感激在药明的这一段实习经历,对于一个理科生来说,实践接受知识远比理论学习来的更快。复试面试,导师问了我很多化学实验操作,这些都是我实习中接触过的,所以回答的比较流畅条理。所以我也想跟学弟学妹说,作为一个药学生,一个理科生,一定要珍惜注重平时的实践操作,很多知识只有自己亲自动手了才能保持深刻的记忆。
如果你问我考研备考中什么尤其重要?我想说的是资源。我们可以寻找目标学校目标专业已经考上的学姐学长,问问他们有什么强推的参考书目,如何获取学校往年真题,因为就拿湖北大学来说,真题极其具有研究价值,可以在其中发现重难点,从而“对症下药”。以及专业课有哪些需要重点复习,政治后期需要去背哪些教材等等。复试问问他们有没有推荐的导师,提前了解导师风格,为面试做好准备。
作为一个过来人 ,我想说,在考研路上,不缺努力的人,缺的是能一直坚持下去,不为外界声音质疑自己的心。梦想从来不怕晚,无论你处于哪个年龄段,你的努力,上帝看得见。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