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馆时间:周一至周日:8:30~22:00

藏在节气里的生活美学
发布时间:2024-04-26 来源:本站 浏览次数:218

——《中国人的二十四节气》

 

   

索书号:P462/6

馆藏地点:自科阅览室1

 

   二十四节气是以我国北方黄河流域的气候、物候为依据建立起来的,历史上我国的主要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多集中在这些地区,为适应农业生产等的需要,当地的人们通过对太阳、月亮、天气、物候等的长期观察,总结出一套适合该地区的“自然历法”指导生活和从事农业生产。“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自然观、生命观、宇宙观、哲学观的显现,也是中国人“天人合一”的文化理念的体现。分别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二十四节气不仅是指导农事的传统历法,更是中华民族农耕文明的结晶,中国人的时间美学。本书围绕不同季节、不同节气的自然变化,介绍了气候变化、农事活动、传统习俗、饮食养生、诗词谚语等内容,内容丰富,通俗易懂,既注重知识性,又注重趣味性,是一本有关二十四节气知识的家庭实用宝典。从气候变化到农事活动,从传统习俗到饮食养生,一本书全面了解二十四节气。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经过评审,正式将我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使这一影响我国几千年农业文明的传统文化再次成为热议话题。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二十四节气知识,特推荐本书。

推荐人:徐红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