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部新闻

进学致和,行方思远

发布时间:2023-02-28
作者:管理员
浏览次数:359
分享:

  (外语党建讯 撰稿人:李明雨)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外语学部党建会于2023年2月28日12:10在南3101召开第一期半月谈活动。参与本次活动共有20人。

  本次半月谈由袁粤彤同学主持。此次半月谈的主题是“筑牢文化自信,构建文化强国”。

 

C:\Users\chgh\Desktop\QQ图片20230306122712.jpg

 

  首先,龚晴璐同学进行发言。她提出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一个国家和民族要想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必须扎根自身丰沃的文化土壤。比如,“民为邦本”“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君子喻于义”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不同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为频繁。我们要守住自己的文化根脉,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筑牢文化自信之基,不断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共建文化强国。

 

C:\Users\chgh\Desktop\QQ图片20230306122717.jpg

 

  接着,杨均琪同学发言。她认为塑造中国文化自信,需要继承发扬传统文化,守住我们文化之根,与时俱进;让中国文化走出国门,打造交流的平台;输出中国文化价值观,奠定自己的文化生长点。作为新时代青年,未来的中流砥柱,文化自信不能是说说而已,而需要联合更多的人才参与进来;也期待更多被遗忘的中国文化,能够被有心人挖掘,重新展示在世界舞台上,让中国文化之花华丽绽放。

 

C:\Users\chgh\Desktop\QQ图片20230306122722.jpg

 

  贾牧之同学发表自己的观点,她认为筑牢文化自信,要突出一个“精”字,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中国文化的传播发展离不开辉煌灿烂的五千年华夏文明,缺乏“故土”的文化是不可能走得远的,建立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自信心,不崇洋媚外,才能使本国文化精神不迷失发展的方向。筑牢文化自信,要突出一个“好”字,对外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故事,让文化自信成为对外交流的前提保障。以文化交流为媒介在参与“一带一路“国家之间已 经搭建起“民心相通之桥”。在与沿线国家文化交流的基础上,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此次半月谈活动,让我们明白了坚持文化自信所带来的魅力与影响,作为一名新时代青年,我们要树立民族自信心并且坚定文化传播的使命感。共同为中国的未来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热血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