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新兴同志作为外语学部的一名老师,始终不忘教书育人的初心,立志成为在学术上有所建树,在教学上能出成果,在育人上能做表率的优秀教师。
一、政治思想,积极进步
作为一名党员,蔡新兴老师思想上不断要求进步,特别是今年建党100周年,她认真学习了许多建党方面的知识,全方位了解中国共产党百余年来跌宕起伏的奋斗历程。 她积极联系群众,利用自身英语教师的优势,帮助小区开展英语绘本阅读,学唱英语儿歌等活动,受到了社区好评。 蔡新兴老师同时积极参加学院、学部、党支部组织的各项活动,发挥了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发挥的作用。
蔡新兴老师自2009年从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毕业后一直在武汉城市学院外语学部从事翻译教学工作。所授课程包括英汉对比、科技翻译、翻译理论与实践等。蔡老师自身学业水平精湛,自己从事翻译工作多年,对科技翻译及英汉语对比都有自己的一些见解。课堂上她利用自己较强的逻辑思维将课堂组织地井井有条,学生们都反映蔡老师授课条理清晰,框架明确,课程衔接和设置都十分合理,能够帮助学生们从零基础开始逐步接触各种翻译知识,掌握各种翻译技能,最终能熟练开展多种文体翻译。
除了自己过硬的翻译基本功和语言基础,蔡老师一直以来也非常善于总结并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尽管有的课程已经授课多遍,她也往往能够摸索出新的授课方法和模式,并通过比较寻找最适合学生也最适合每次授课内容的教学方法。在蔡老师的教案中,能够清晰地看到任务教学法,交际教学法,合作教学法,翻转课堂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特别是在2019年参加了外研社赴美国乔治城大学研修班后,蔡老师对于英语教学法的认知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对课程的设计更注重学生主体地位,通过精心组织课堂活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她的课堂变得既严谨又活泼。
针对目前比较流行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蔡新兴老师也是我们学部贯彻并实施得比较好的老师之一。尤其在疫情期间,蔡老师为提升网络教学效果,针对网络教学特点和学生远程学习的习惯,详细修改了以往的课件,将课件拆分成了多个模块,完成碎片化教学内容的植入,并且在每个模块之后都上传了配套练习,能够让学生做到边学边练,边学边运用,从而大大提升了网络教学效果。课后蔡老师还配套上传大量阅读文本,帮助同学们拓宽知识面,扩大词汇量,因此蔡老师所制作的科技翻译网络课程在疫情期间受到了学生和学部的一致好评。疫情之后,蔡老师继续运用学习通平台,上传学习资料,发布学习任务,检查并批改作业,发布讨论活动等,既丰富了课程资源,也增强了课程互动,网络平台辅助线下授课效果显著。
三、努力探索,教学相长
蔡老师一直以来对自己的要求其实都非常朴实,那就是“上好每节课,不辜负每个学生”。为了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实现更好地教学效果,蔡老师勇于挑战自我,参加了2018年外研社杯教学之星英语教学大赛,并获得了全国复赛一等奖的好成绩。蔡老师始终认为比赛不是目的,奖杯也不是终点,她更看重的是比赛过程中自己对于教学的反思及不断学习的快乐。
蔡老师也教育自己的学生应该努力通过参加比赛来不断提升自身水平。2016年蔡老师指导学生刘力瑗的毕业论文获得省优论文。
在科研方面,蔡老师也积极探索如何将翻译教学与社会实践更好地进行结合。2017年蔡老师申请学校创新创业项目《基于传神语联网平台指导城院英语专业学生参与传神翻译公司G2项目(公证业务翻译项目)的研究》,并通过立项并顺利结题。她花1年的时间组建教师及学生团队,与传神翻译公司接触,接受公司培训并通过最终考核,从而加入传神语联网G2翻译平台,指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完成公证文书类翻译200余件数,最终创造经济效益1000多元。通过这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学生们得到了实实在在的锻炼,了解了翻译项目的实际运营过程,也更能体会作为一名翻译人员应该具备的严谨认真、团队合作等基本素质。
2018年,蔡老师在学校建立了翻译实验室之后,第一时间申请校级教研项目《基于翻译教学实训平台的笔译综合教学模式构建》,并成功立项结题。蔡老师一直以来希望能够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并通过学术研究将这样的反思形成论文或课题进行进一步探讨,学术研究的结果又能够更好地指导自己的教学。如此,教学相长,教学水平也自然逐步提升。
蔡老师除了教授翻译课程之外,也十分看重学生课后的翻译学习与持续地翻译实践。为此,她组织翻译课程几位授课教师一起,义务为每一年外语学部的考研学生批改翻译练习,将他们的翻译练笔及修改内容形成文档,详细记录他们翻译过程中的问题,并跟踪指导。针对同学们比较普遍的困惑,她会在QQ或微信中予以耐心地解释,也会为同学们提供参考书目,指导学生突破翻译学习的瓶颈,从而顺利考取翻译方向的研究生。
蔡老师常对学生们常说的一句话是,老师的作用就是“扶上马,送一程”,蔡老师就是这样一为怀有最真挚与最朴素情怀的教育工作者,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学生们领一段路,点一盏灯,用实际行动践行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