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通讯员 郑雪丹 邵哲)3月6日,学校药学系七名教师在学部常务副主任肖琛嫦、党总支书记杜征帆,以及药学系系主任姜晓晔的带领下,走进武汉领先的现代化制药基地——湖北唯特康药业有限公司,开展为期一天的深度研学活动。此次活动以“践行产教融合,赋能药学未来”为主线,通过车间观摩、技术研讨、案例剖析等多元形式,全面探索药学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无缝对接,为高校教育改革注入鲜活动能。
药企技术生产总监方总简要介绍湖北唯特康药业有限公司的发展历史及基本概况。公司成立于2019年,其前身为黄冈赛康药业有限公司,仅仅五年时间,已拥有3条原料药生产线,立志建设成为服务全球客户的现代化原料药制造商。“我们的使命不仅是生产药品,更是以科技创新守护生命质量。”药企总经理熊总在开场致辞中强调。
在严格遵循GMP规范的防护措施下,老师们进入原料药生产核心区。技术总监方总现场讲解,以茴三硫的硫化工段为例,简要介绍车间工艺原理、车间装置及自动化、智能化管控原理,药学系实习带教教师孙世猷为其他老师补充讲解车间硫化工艺的具体操作过程,其他教师纷纷参与讨论,并记录下多个可转化为教学案例的技术细节。
在药厂会议中心,校企双方围绕“药学人才就业现状”展开深度讨论。药企总经理坦言:“由于科技的迅速更新及智能化的时代来临,药学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已从多转换成精,智能化的兴起,大大减少了对于人的数量的要求,但提升了对于能力的要求,同时在药企内部也提高了生产安全性,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浪费。”生产总监方总表示:“智能化设备运维、大数据分析等交叉技能需求激增,传统单一学科背景人才面临转型压力。”药学系主任姜晓晔提出,课程设置中考虑增设《制药过程分析技术》《药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等前沿课程;另外在《化工原料》《药物合成反应》《就业指导》等课程中提升实践与理论结合比例。
研学归来后,药学系在系主任姜晓晔的带领下火速召开教学改革会议,并初步形成了修正目标:实践环节方面,药学系拟将原“2周见习”延长为“两个月及以上实习”,尽量覆盖研发、生产、QA、QC四大部门、开发虚拟仿真系统,模拟药品生产场景;在理论课程方面,拟引入药企真实生产视频素材、开设《制药4.0:从自动化到智能化》前沿讲座系列。
此次研学活动,不仅让教师们触摸到医药产业跳动的脉搏,更架起了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的桥梁。湖北唯特康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熊总在闭幕致辞中强调:“高校与药企如同DNA双螺旋结构,唯有紧密缠绕、协同进化,才能孕育出医药创新的生命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