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主页

学院荣誉

“揭榜挂帅”——我校学子在挑战杯专项赛道斩获国赛三等奖
发布时间:2025-10-27 来源:本站 浏览次数:284

新闻网讯(记者 刘婷姿)10月20日,在第十九届“揭榜挂帅”挑战杯专项赛道终审决赛的舞台上,面对清一色985、211高校的强劲对手,我校学子凭借过硬实力突破重围,成功斩获国赛三等奖,成为该赛道中唯一获此荣誉的民办院校,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当代大学生“敢闯敢拼”的青春态度。

 

 

这支载誉而归的队伍,汇聚了多个学部的优秀学子:城建学部的汤谨荧、陈恒羽、李恩忆、陈含笑;信息工程学部的李一凡、王浩宇、涂宏诚;机电工程学部的向鑫。团队由学校副教授缑变彩担任指导老师,带着“基于无人机巡查的老旧建筑质量检测技术”项目踏上国赛征程。

从六月初确定参赛开始,团队就进入了“连轴转”的备赛状态。作为团队负责人,汤谨荧更是被大家称为“拼命三娘”——为了打磨一份完美的答辩材料,她曾连续15个小时坐在电脑前改稿、背PPT,双眼布满红血丝仍不肯停下;就连从武汉赶赴上海参赛的火车上,她也抱着电脑反复默念答辩词,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只想把最好的状态带到国赛现场。

 

要让项目在国赛中站稳脚跟,精准的数据是关键。为了获取一手数据,团队多次扛着设备奔赴不同场地进行无人机测试。不管是烈日炙烤的午后,还是微风微凉的傍晚,只要天气和场地条件允许,他们就立刻出发。调试参数、记录数据、分析结果,一套流程下来常常汗湿衣衫,但没人抱怨过一句。“每一次测试都是在给项目‘攒底气’,多跑一趟,数据就更扎实一分。”汤谨荧的这句话,成了团队测试时的动力。

 

备赛过程中,团队成员也深深体会到“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的道理。整个筹备阶段,团队成员之间从未出现过推诿扯皮的情况,每个人都找准了自己的位置:有人专注整理测试数据,有人深耕PPT设计,有人梳理答辩逻辑,配合默契得像合作多年的搭档。遇到编程难题卡壳时,指导老师缑变彩第一时间联系专业老师为大家“加餐”,从基础语法到复杂逻辑一步步拆解,手把手帮他们打通技术“堵点”,让团队得以顺利推进项目。

团队能心无旁骛备赛,离不开学校的全力支持。从提供专业的实验场地,到协调行业专家进行针对性指导,再到为参赛行程的衣食住行保驾护航,学校在每个环节都考虑得细致周到。“要是没有学校这个‘后盾’,我们很难一路走到决赛。”团队成员表示,正是这份坚实的支持,让他们在面对名校对手时,多了一份从容和勇气。

 

国赛答辩现场,评委的提问直击项目核心:“你们的项目有什么创新点?核心优势在哪里?”面对这个关键问题,汤谨荧没有丝毫慌乱,清晰地给出答案:“我们项目的核心优势集中在算法设计上。经过实际场景测试,整体准确率能达到90.25%,综合成本比传统检测方式下降55%,原本需要三天完成的检测工作,用我们的技术六小时就能搞定,能更高效地解决行业痛点。”

这样流利地回答,背后是无数次的模拟演练。答辩前的那段时间,团队成员经常围坐在一起,轮流扮演“严苛评委”抛出各种问题——从项目技术细节到行业发展前景,从遇到的难点到实际应用价值,只要是可能被问到的方向,他们都反复打磨回答思路,直到每个人都能对答如流。“答辩前多经历几次‘刁难’,决赛时才能更稳。”汤谨荧的这句话,成了团队模拟演练时的共识。

回顾整个参赛过程,团队成员最想给学弟学妹们分享三点经验:一是要学会“互相搭把手”——遇到问题别自己硬扛,和团队一起商量,往往能更快找到解决办法;二是要“把自己的事做扎实”,每个人把分工内的工作做到极致,不敷衍、不偷懒;三是要“好好相处”,轻松融洽的团队氛围能让人更有干劲,大家齐心协力才能把项目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