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三弓路社区仍然充满了欢声笑语。活动中,星火筑梦实践团成员首先为小朋友们带来了生动的一课,讲解了武汉那些习以为常的传统——从热干面、三鲜豆皮等特色饮食,到黄鹤楼、五大会址、红巷等标志性地点,都让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随后,成员们还特意介绍了武汉方言,让大家在方言的魅力中感受本土文化的深厚底蕴。
接下来是写信环节,有的小朋友选择给市长写信,诉说自己对城市发展的小小想法;有的则写给父母或朋友,传递心中的牵挂与祝福。由于很多孩子是第一次写信,实践团的成员们便成了最耐心的“信使”:有人蹲在课桌旁,握着小朋友的手教他们写“敬爱的XX”;还有人笑着帮写错字的孩子擦掉重写,“没关系呀,心意到了比什么都重要”。
实践团的成员们耐心地手把手指导,从信封的格式,到如何把心里话清晰又真诚地写在纸上,一步步帮助他们完成这封特别的信件。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里,藏着比文字更珍贵的东西——原来表达爱,是这么简单又郑重的事。
画画环节更是把热闹推向了高潮。蜡笔在纸上滚出彩虹,有人把听来的汉江画成了金色的绸带,有人给信里的主人公画了翅膀,还有人把整个上午的故事都搬进了画里:左边是讲武汉故事的哥哥,右边是教写信的姐姐,中间是举着信纸笑的自己。看着孩子们举着画跑来展示,有人突然发现,那些没说出口的快乐,早就顺着画笔,跳进了每个人的眼睛里。
这一天没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却像汉江的水一样,慢慢漫过心房。或许孩子们明天会忘记书信格式的细节,但总会记得:曾有一群人陪着他们,认真对待过每一个小小的心愿,也让他们明白——无论是对家乡的好奇,对他人的想念,还是藏在心底的爱,都值得被好好说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