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

武汉学院数智化推进专业融合发展和赋能教育教学改革

发布时间:2025-02-14
作者:本站编辑
浏览次数:45
分享:

推动文科间、文科与理工科交叉融合,积极发展文科类新兴专业,推动已有文科专业数字化改造升级;实时优化和调整专业结构,增设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相契合的专业,使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相匹配,使学生专业知识、能力、素养与产业发展要求相契合;柔性设置跨学科专业方向,开设一批交叉融合型课程,尤其是利用信息技术提升经管政法类专业;促进跨学科专业合作,联合多学科组织暑期实训、学科竞赛和毕业设计展等活动;推进同类专业交叉融合。艺术与传媒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联合举办“破而后立,继往开来”2024届本科毕业设计作品展;会计学院与信息工程学院共同探索将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与财会学科专业深度融合,打造具有特色的学科专业,培养更多适应数智化时代的复合型人才。学校与深圳大学签约战略合作协议,建立学生交流互访机制,交流学习期间互认学分,建立联合培养机制,加强教学资源优势互补、共建共享等;与腾讯云计算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充分利用腾讯资源赋能各学科专业数字化转型,共建特色课程及教材体系,共建实验教学平台及学科竞赛公共服务平台,共建教学案例库和项目资源库等;与腾讯游戏学堂签订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战略合作协议,探讨校企共建专业群、产业学院等协同育人机制和平台,赋能武汉数字创意产业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发挥人才优势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发展。

学校建立了“专业图谱-培养目标图谱-课程体系图谱-课程知识图谱”四层级学习支持中心,从“学校→学院→专业→课程”的链路为学校每个专业构建一个全面、系统的人才培养体系可视化模型,详细展现包括专业简介、专业培养目标以及专业毕业要求等关键信息。通过高度交互式的三维可视化界面,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体系分析提供了直观展示。同时,建立对应课程的独立资源空间,收集和补充课程相关资源,包括且不限于课程的慕课、微课、动画、书籍、教材,进行对应知识点的资源挂载。在课程题库、问题体系、课程能力框架、跨课程的知识关系和课程接续关系的连接、认定与呈现等方面实现数智赋能。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清晰、有序的学习路径,还为教师提供了一个高效、精准的教学指导和学生学习评估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