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图片:张翔)为深入推进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2024年12月13日下午,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组织召开了课程思政建设系列专题研讨会第四次会议。参会学部包括外语学部、医学部、经济与管理学部,各部代表分别汇报了课程思政建设的最新进展及优秀实践案例。会议由王军副校长主持,出席者包括各学部主要领导、教师代表及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成员。
会议上,外语学部冯新艳主任从外语学部课程思政建设推进情况、英语/商英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综合英语》课程思政建设、日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日语演讲与辩论》课程思政建设等五个方面全面介绍了外语学部课程思政工作的成果。冯主任围绕外语学部在课程思政资源建设方面的具体工作做了详细介绍: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英文)》资源库,完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英文版资源库的建设,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材料;录制《理解当代中国读写教程》视频课程,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增强了教学的互动性和灵活性;建设课程思政线上资源库,为师生提供了便捷的思政教育资源;开展《理解当代中国演讲教程》,让学生深入理解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重要价值目标。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课程形式,外语学部不仅巩固了学生的专业知识,还培养了学生的家国情怀,实现了专业知识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机结合。
医学部教学姜晓晔老师,以药剂学课程为典范,详细展示了该课程如何巧妙融入思政元素。她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关爱病人,培养仁爱精神和职业责任感,结合临床对抗癌药物新制剂的迫切需求,激发学生以人为本、治病救人的职业使命感和专业自豪感。她将药剂学的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不仅向学生传授了深奥的理论知识,还巧妙地借助药品制备流程要求、精选临床案例,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职业道德、合理用药的社会责任感,实现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和谐统一。
医学部教学高彦茹老师,以医学生物学课程为典范,详细介绍了她带领的教学团队如何将思政元素融入课堂。高老师的团队树立了清晰的课程思政建设目标,将提升学生政治思想修养和道德文化修养、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身体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贯穿教育教学始终。通过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大纲、授课计划和课堂,增强了学生的人文素养、科研素养和职业道德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社会输送德才兼备的高质量人才。
来自经济与管理学部的邱玉莲老师全面介绍了学部在课程思政方面采取的教学方法与取得的成果,其中学部的张航程老师《数字经济视域下高校红色文化与课程思政育人体系耦合路径研究-基于ADRI模型》获批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会上张航程老师对课题内容进行了分享,详细介绍了如何从制定课程培养目标(Approach)到施行课程教学(Deployment)再到施行成果评价(Results)最后到改善实践方案(Improvement)的过程中实现课程思政。张航程老师在课程中精准嵌入思政内容,实现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统一,在整个课程中实现科学管理,以期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管理人才。
会议最后,王军副校长进行了总结与展望。他高度肯定了外语学部、医学部、经济与管理学部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效,并强调课程思政是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各学部应持续深化探索与实践。他同时指出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将基于各学部的汇报情况,精准施策,提供个性化指导与支持,助力各学部课程思政建设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