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通讯员 许佳仪 唐金凤)“同学们,端午节可以赛龙舟、包粽子,但这个节日与你们的关系,你知道吗?”5月26日上午,经济与管理学部物流管理一班的主题班会,在马院思想政治教育系副主任、班主任熊晶老师抛出的这个问题中拉开序幕。这场以“从龙舟竞渡到智慧物流——解码端午文化基因中的职业精神”为主题的班会,汇聚了思政教师、辅导员与校外专家三方力量,不仅带领学生重温端午文化内涵,更深入探寻了传统节日精神与现代物流专业的深度融合。
“提到端午节你们会想到什么词?”针对这一问题,熊晶老师在学习通上发起了提问。“龙舟”“粽子”“屈原”……学生们积极回应。熊晶老师随即聚焦“端午节的文化意蕴解读”,不仅生动讲述了屈原、伍子胥等历史人物故事,更强调了端午作为我国首个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大意义。当一位同学举手提问:“老师,那我的专业与端午节有什么联系呢?”时,班级内的同学们全都好奇地看向熊晶老师。
为深入解答这一疑问,班会通过智慧教室的直播通讯功能特别连线了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专家沈启星。沈老师将龙舟竞渡的精髓巧妙融入现代物流理念:鼓手的节奏精准,如智能调度系统的协同指令;桨手的整齐划一,就像仓储配送环节的团队协作;航道的策略选择,则对应着供应链全局统筹的智慧。他从物流运输、贸易结算、国际部署等多个维度,阐释了科技与管理支撑的重要性,生动诠释了传统文化对现代职业精神的深刻启示,极大地拓宽了学生的专业视野。
实践环节,辅导员张一飞老师带领同学们动手制作竹编龙舟挂件。大家认真准备材料,按照步骤操作:双面胶固定、穿插竹条、粘贴边角、缠绕麻绳,最后挂上铃铛与吊穗。现场气氛热烈,同学们发挥创意,精心设计龙舟造型、巧妙搭配色彩装饰。一个个精巧的龙舟挂件在手中诞生,将端午传统元素与手工创意完美融合,也深化了大家对文化传承的切身理解。
班会尾声,辅导员张一飞老师总结发言,高度肯定了将传统文化与物流专业紧密结合的创新形式,鼓励同学们传承文化精髓,提升专业能力,勇于创新,不断进步。班长严有晴感慨:“原来端午文化里不仅有屈原的爱国情怀,还有龙舟竞渡的团结协作、粽叶包裹的匠心传承、香囊驱疫的严谨细致——这些精神内核,让我对物流人的职业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无论是团队协作、流程标准化,还是细节把控,传统文化早已为我们埋下了职业成长的种子。”
我校班主任每月定期召开主题班会,是教师履行育人职责、密切师生联结的重要载体。这场以“小手工”撬动“大思政”的实践,正是教师主动作为、创新探索,推动“协同育人”与“三全育人”理念落地的生动体现。未来,我校将进一步鼓励班主任们挖掘班会育人潜能,以“创新特色班会”为引擎,构建“多维赋能、全景成长”的育人生态。唯有以创新为笔、以特色为墨,方能书写出新时代育人实践的精彩篇章,助力每一位学生在全面发展的道路上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