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通讯员 关晓玲、贾明臻、黄雪妍)近日,我校“青马晨曦”志愿服务队在鄂州市沼山镇王铺村开展的为期两周的湖北省“爱心托管班”七彩假期志愿服务活动圆满落幕。
7月7日,志愿服务队举行出征仪式。“青马晨曦”志愿服务队将依托“红色教育”“非遗传承”“安防守护”“美育成长”“智创科技”五位一体的课程体系,让爱心托管班成为“大思政”课堂;团队围绕思想引领、文明生活、身心成长、科技创新、快乐学习、艺术素养、文化传承七个方面开展七彩课程,带领孩子们拓展视野,实现全方面发展。
思政课堂上,抗战胜利80周年的历史回响与“步步高”手势舞的灵动节拍欣然相遇。曾服役八年的女队员,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化作春风细雨滋润童心。她结合军旅经历讲爱国情怀,以军营坚守释“敬业”,用战友互助解“友善”,让抽象理念成孩子们心中可感的星光;教授“步步高”手语舞时,每一个定格是信念,每一次挥舞是初心。于是,核心价值观在故事里扎根,爱国情怀在多元形式中浸润,在孩子们心中播下向上向善的种子。
非遗课程里,孩子们亲手制作漆扇。孩子们透过文物触摸历史的肌理:从宽袍大袖的服饰纹样里,读懂楚人的浪漫审美与从容气度;听着楚国器具背后的文化传说,捏制着形态各异的美食,动手实践中,稳稳接住了荆楚文化沉甸甸的底蕴。
“包扎术”“防溺水”“海姆立克急救法”等实用技能在互动中一一传递,“马路危险”情景模拟让孩子们在角色扮演里直观触摸到出行安全的重要性。活动中,当地红十字会志愿者专程到场,不仅系统讲解心肺复苏的操作细节,更手把手指导孩子们在模拟人上练习气。每一次专注的模仿、每一次认真的纠正,都在悄悄强化着孩子们的急救意识,为他们的成长之路筑起一道坚实又安心的安全防线。
“身体的奥秘”科普讲座,解答孩子们关于成长的疑惑;“树洞悄悄话”环节为孩子们提供倾诉心声的空间;“会说话的情绪”课程教会情绪管理;“我的时间我做主”“零花钱巧规划”等内容则在潜移默化中帮孩子们养成规律有序的生活习惯。
当孩子们看到AI生成的“宇航员”“科学家”等梦想画像时,惊喜地欢呼起来。在科技与AI课程中,太阳能知识不再抽象——亲手制作的太阳能汽车、飞机在阳光下“动”了起来,为孩子们打开了科技世界的大门,让梦想与科学撞出火花。孩子们举着“会飞的鱼”手工制品奔跑嬉笑,仿佛让这些充满童趣的生灵真的飞向了天空。
活动期间,校地两级领导先后前往王铺村慰问。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沼山镇党委书记潘黎,镇党委委员陈君兰,区团委书记黄法松与志愿者们交流互动,了解实践进展。校党委书记肖军一行专程,肯定志愿者扎根乡村的奉献精神,鼓励大家创新活动形式,让“爱心托管班”成为孩子们的假期乐园。
舞台上,孩子们用稚嫩的嗓音合唱《左手右手》,清澈的歌声映亮了台下志愿者们含笑的眼眸。这是“七彩假期”的收官时刻,却绝非故事的终点——孩子们展示的不只是日渐娴熟的技艺,更是这个夏天里被悄悄点亮的向往。队长贾明臻深有感触:“志愿服务从来不止于知识的传递,更在于用爱与陪伴唤醒孩子们心中的光。这份双向奔赴的温暖,如同星火照亮前路,也将成为我们持续前行、传递善意的坚定动力。”
青春的意义从不是独善其身,而是如晨曦般穿透薄雾,照亮更多角落。未来,“青马晨曦”志愿服务队将始终以“服务”为笔,以“坚守”为墨,让“七彩”的光芒不仅停留在假期,更成为滋养成长的日常,让青年的足迹不仅印在沼山,更踏遍每一个需要温暖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