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主页

综合新闻

机电工程学部举办机器人考证宣讲会
发布时间:2025-09-26 来源:本站 浏览次数:378

新闻网讯(高级记者 唐欣 朱睿)9月25日,我校机电工程学部面向大一新生举办了一场以“机器人技术认证与职业发展”为主题的宣讲会。主讲人张翼老师围绕工业机器人行业趋势、人才需求及权威证书考取路径展开系统讲解,为新生规划专业学习、提升就业竞争力提供了明确指引。

 

宣讲会上,张翼老师首先以详实数据分析了工业机器人领域的市场前景。她强调,随着智能制造加速推进,我国工业机器人年需求量持续攀升,仅长三角地区就有超6000家企业应用工业机器人技术,相关人才缺口约达5万人。以武汉市为例,2016年该专业毕业生不足200人,供需失衡凸显行业就业潜力。毕业生可投身机械制造、电子电器等领域,从事机器人安装调试、现场编程等岗位,行业起薪普遍超过6000元/月,发展空间广阔。

针对职业能力认证,张翼老师重点介绍了两类高含金量证书:一是教育部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校企合作委员会推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工程(ATCP)证书,企业认可度高,可作为录用、晋升的重要参考;二是工业和信息化部IITC专业人才测评认证,其证书信息可通过中国政府网等官方平台查询,权威性强。其中“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认证旨在培养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为学生职业发展增添硬核砝码。

 

在培训与考核安排方面,张翼老师也给出了清晰说明。考核采用“理论机考(60%,工信部统一命题)+实操考核(40%,学部现场示教编程)”相结合的方式。培训则通过理实一体化模式开展:理论部分集中讲授机电通识、机器人运动学与动力学等基础内容;实操环节依托学部专业实验室的汇博HB-760-C10、华中数控HSR-JR603-C30等先进机器人工作站,分批次强化学生的安全规范意识与示教编程技能。

宣讲会结束后,25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8班杨若熙说:“张老师的讲解让我对工业机器人行业有了全新认识,特别是人才缺口数据和明确的考证路径,让我一下子找到了大学四年的学习方向,争取早日拿下证书,为将来就业增加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