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记者 王莹 汤谨荧)为系统评估艺术与设计人才培养改革成效,推动优质教学成果升级转化,11月4日,艺术与设计学部召开教学成果鉴定会,专题对学部核心教学成果《三创链合·三维协同: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进行鉴定。鉴定会特邀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副校长、教授王卫华,武汉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管家庆,武汉理工大学环境设计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易西多,武昌首义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院长、教授胡雨霞,湖北美术学院手工艺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日红,组成校外专家团,校党委书记肖军出席,学部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共同为成果优化与推广建言献策。

本次鉴定会以“产教融合、以赛促学——构建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体系”为主题,深度拆解了由叶国庆等教师牵头完成的三创链合·三维协同: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培养模式。该成果立足民办高校设计学类专业“创意弱、实践少、转化难”核心痛点,围绕“文化强国”“中部崛起”战略对应用型设计人才的需求,构建起三大创新体系。
会上,学部通过教学资料展示、项目案例汇报等形式,呈现了成果落地的扎实成效。据介绍,该成果已在艺术与设计学部5个设计学类专业规模化实施,学生真实项目参与率、作品商品化率、学科竞赛获奖数量较改革前增长数倍;同时依托国家级、省级一流课程平台,在省内外7所同类院校推广应用,有效解决了部分院校产业融合度低、产教脱节等问题。此外,该成果还培养出“长江学子”、创业典型、社会服务典型等一批优秀人才,彰显了育人实效。

专家组通过审阅教学资料、听取成果汇报,对该成果给予充分肯定,认为其创新特色鲜明、实践基础扎实,符合应用型设计人才培养需求。同时,专家组从深化跨专业协作、拓展地域文化资源融合、优化实践平台运行机制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指导意见,为成果后续完善提供方向。

此次鉴定会不仅是对艺术与设计学部教学成果的集中检阅,更是学校应用型办学方略的生动实践。肖军强调,学校始终将教学质量视为发展的生命线,艺术与设计学部的成果证明,只有紧扣行业需求、创新培养模式,才能培养出“能上手、会创新”的高素质设计从业者。
未来,学校将继续支持学部深化三创链合·三维协同: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模式,推动跨专业、跨领域协作,为设计行业输送更多兼具专业能力与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人才。